趙梅在屋裡和母親準備年貨的時候,雙胞胎女兒團團和圓圓,眼淚汪汪地跑了進來,一下子撲到了趙梅懷裡。
趙梅一驚,剛才還玩得好好的,怎麼說哭就哭了呢?
姐姐團團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半天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只是用手一直指著妹妹圓圓。
趙梅想:莫不是兩姐妹打架了?
趙梅剛想問清楚情況,鄰居王嬸子便風風火火地跑進來,一進門,便一副受了莫大委屈的樣子說:「梅子啊,倆孩子受人欺負了。」
接著,便開始吧啦吧啦地敘述了整件事的來龍去脈。
大致意思是,一開始,一群孩子玩得挺開心的,團團圓圓呢,也是好意,拿了從城裡帶回來的新鮮玩意,想和村裡的孩子一起分享。
突然,一個小男孩一把搶過了玩具車,團團見狀,便向他要,小男孩不給,還推搡了團團一把。
團團哪裡見過這種架勢,嚇得哇哇大哭,而一旁的圓圓呢,看姐姐受了委屈,便去和小男孩搶玩具車,結果因為力氣不敵小男孩,也被推倒在地上。
趙梅氣得一下子跳了起來,要去找小男孩家長理論,王嬸子一把拉住趙梅,面露難色地說:「別去了,你們家,沒人當家。」
王嬸子口中的「沒人當家」,是說趙梅家裡,沒有男人。
趙梅父親死得早,家裡只有趙梅一個獨女,後來趙梅大學畢業在外地安了家,對村裡人來說,便是嫁出去的人,潑出去的水。
雖然趙梅學歷高,生活富足,但村裡人說起他們家,總是一副同情口吻:「老趙家,算是斷了根了(因為沒個男孩繼承香火)。」
這次小男孩敢明目張膽地欺負團團和圓圓,便是因為那小男孩家,從爺爺輩起,便每一胎都是男孩,在農村來說,那是人丁興旺,是旺族。
要是他們家看著誰不順眼,一大家子的男人,便會集合起來堵在人家門口。
小男孩一家在村裡霸道久了,自然是無人敢惹。
按理說,要是趙梅家有個男丁罩著,倒也不至於受這種窩囊氣,但就是因為從趙梅這一代起便沒有男孩,所以才會被人這般欺負。即便他們家過得富足,在村裡人眼裡,依舊是低人一等。
趙梅深知村裡人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所以拚命地讀書,畢業後又努力在外地紮根,就是為了擺脫這一切。
但這些年拼搏來的一切,還是在回到老家時,被擊潰得土崩瓦解。
事情到此並未結束,本以為王嬸子是好心來告知這一切,沒想到,王嬸子剛坐下來,便開始拐彎抹角地打探起趙梅的二胎來。
「梅子,你說你兩個閨女也那麼大了,啥時候再要個男孩啊?」「你生了雙胞胎女兒,可以繼續生二胎,二胎不行,再生三胎,不生男孩不罷休!要不然,對不起列祖列宗。」
趙梅心裡一萬隻草泥馬踏過,且不說和王嬸子一年才見一次,關係並未親密到可以干涉她的二胎問題。
再者說,就是真的有生二胎的打算,也不一定就是男孩啊?親戚竟然逼她生二胎、三胎……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趙梅不想和王嬸子再探討這麼無聊的話題,便開始自顧自地忙起來,但王嬸子並不識趣,一直喋喋不休,還不無炫耀地說自己的女兒來,說女兒二胎又生了個大胖小子,真是給家裡人長臉了。
趙梅這才明白,王嬸子這哪裡是來報信,明明是趁機來羞辱她一番。
她的女兒二丫頭,從小便不如她,成績不如她,嫁得不如她,過得也不如她。
如今生了兩個兒子,王嬸子可算是揚眉吐氣了一回。
看著王嬸子泡沫橫飛地在夸兩個外孫,趙梅心裡不由地一陣嫌棄。
好不容易捱到中午,趙梅開始下逐客令:「王嬸子,馬上也該燒午飯了。」趙梅母親覺得趙梅太過唐突,本想阻止,被趙梅拉住了。
王嬸子一聽,這才收起泡沫橫飛的演講,眼珠子一轉說道:「梅子,你和二丫頭平時也見不著,要不我把二丫頭和那兩孩子也叫過來,一起到我家吃個飯?」
趙梅沒搭腔,趙梅媽接過話說:「這怎麼好意思,要不就在我家簡單吃一點?」
王嬸子一聽便應下了,然後跑去翻看趙梅家冰箱:「梅子,你還別說,你還真從外面帶回來不少新鮮貨,今天,二丫頭家那兩個饞小子可算有口福了。」
就這樣,王嬸子一家成功在趙梅家蹭了飯。
可想而知,那一頓飯,趙梅吃得有多憋屈。
有人不禁要問,趙梅何苦要理會王嬸子那種人?
歸根到底,這便是所謂的鄉里鄉親情結,趙梅母親覺得,王嬸子就是那種人,讓她過過嘴癮,占點便宜,又何妨?
大家都是一個村的,而且王嬸子娘家人和她娘家,還是上幾輩的親戚。真的撕破臉,不好。
不如就忍忍。
「不如忍一忍。」小希的母親,也是這麼勸小希的。
小希的表妹,因為沒找到工作,便要借住在小希家。
一開始,小希不同意,房子是自己貸款買的,她覺得自己有權拒絕。
但母親說,都是親戚,你這次不幫她,會落下話柄。而且表妹最多也就借住一兩個月,等工作穩定了,自然就搬出去了。
但沒想到,小希表妹這一住,就是一年。
期間,小希表妹以自己身子弱為由,要住在朝南的房間,之後又因為結交了新朋友,每個周末都帶朋友回家聚會,搞得一團亂。
小希讓表妹收拾,表妹振振有詞地說:「你又沒有男朋友,反正周末也都是宅在家裡,收拾家務,就當是鍛鍊身體了。」
小希一聽,氣得差點吐血。
自己好意收留她,表妹不僅沒有半分感激,竟還要她做免費保姆。之後,小希堅持要讓表妹搬出去。
沒想到,當天晚上,家裡的七姑八大姨便輪番地給小希打電話,說小希賺了點錢,便開始看不起家裡的窮親戚了,更有說得難聽的,還說小希難怪至今還單身,心腸竟然那麼硬,讓表妹一個人搬出去住。
小希現在才明白,從自己決定免費讓表妹住進來開始,便是一個錯誤。
因為在不懂得感恩和界限感的親戚那裡,幫她是本分,不幫便是絕情。
馬上過年了,但在外奔波了一年的夏女士,對於過年回家,卻充滿了恐懼。
夏女士今年32歲了,因為一直沒結婚,每一次回家,都成了批鬥大會現場。雖然大清朝已經滅亡幾百年了。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依舊是親戚們壓在夏女士身上的一座大山。
而且,連夏女士父母都因為這件事,羞於出門,生怕被別人問起,會被戳中脊梁骨。
與此同時,李女士同樣在遲疑是否要回家過年,李女士這幾年做生意賺了些錢。於是,家裡的親戚,便都趁著她回家借錢。
說是借錢,卻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氣勢洶洶。
這個親戚說自己兒子要上大學,那個親戚說家裡要蓋房子,還有人說自己孩子談了女朋友,要買輛車。
李女士自己做生意也要周轉,而且年底很多錢都沒收回來,便沒願意借。
結果,一幫親戚,便在李女士家門口聯合唱了一出大戲。這邊有人說李女士開了一輛奔馳車回家,應該能貸不少錢,那邊就有人聯繫抵押公司,準備來看車。
李女士見狀,哪還敢在家裡吃年夜飯,當天晚上便趕回城裡了。
那次以後,李女士便怕了那幫親戚了,再過年只把自己父母從老家接過來,再也不敢回家過年了。
這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毫無關係的陌生人,而是八竿子攀不著關係的所謂親戚。這群人,也被稱為「熊親戚」!
內容未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