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東盛(化名)看到文哲(化名)的時候,是真的不太敢認,不僅是因為文哲和以前大不一樣了,更是因為文哲這十年來都一直杳無音訊,失聯了這麼久,恐怕相遇的機會也已經微乎其微了吧。
看著東盛侷促的樣子,文哲笑著調侃道:「十年沒見了,不請我進去坐坐嗎?」
他這一開口,東盛才終於敢確信,現在站在他面前的人就是文哲。於是他趕緊把文哲帶進屋裡,然後又跑到廚房,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父母。父母一聽說文哲回來了,也立刻放下了手頭的事情,跟著東盛來到了客廳。
看到文哲如今已經完全是個大人的模樣了,東盛的母親悅芝(化名)頓時覺得感慨萬千,她急切地詢問著文哲的近況,想知道他這些年過得怎麼樣。見東盛一家人都和以前一樣熱心又善良,文哲的心裡十分感動,他長舒了一口,然後便講起了這些年的經歷。
十年前的事情,東盛一家人自然是都知道。
那時候文哲家還沒搬走,他們還是鄰居,不過,一開始他們之間也沒什麼來往,但後來,東盛和文哲上了同一所高中。雖然不是在同一個班級,但因為是鄰居,所以兩人上下學的時候,也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一來二去,他們倆就逐漸熟絡了起來。
文哲學習很好,有的時候,東盛也會找他請教問題。在學校的話,東盛就直接找到他的班級里去,在家的話,卻是文哲到東盛家來給他講解。
其實以前東盛也去過文哲家一次,但文哲在門口就把題給講了,根本沒讓他進屋,而且講完題以後,文哲還說讓東盛不要再到家裡找他了,需要問題的話,他可以去東盛家裡給他講。東盛是不太好意思麻煩他往自己家跑的,但他覺得文哲這麼做,肯定有他自己的理由,所以也沒過多追問。
隨著文哲到東盛家的次數越來越多,他和東盛的父母也漸漸地熟悉了起來,為了感謝他為東盛輔導功課,悅芝也經常留他吃飯。
有一天,悅芝下班回家時,偶然遇到了文哲的母親,兩人說到了孩子的事,就稍微聊了幾句。文哲的母親說,她覺得自己很對不起孩子,但她也是實在沒辦法,孩子他爸之前遭遇了意外,現在癱瘓在床,她既要掙錢,又要照顧丈夫,所以根本無暇顧及兒子,但兒子很懂事,他從不抱怨。可孩子越不抱怨,她就越是覺得愧疚。
同樣都是做母親的,悅芝很能理解她的這種心情,所以她提出想要幫忙照顧文哲,文哲的母親猶豫了,她知道自己是沒辦法照顧好兒子的,但她也不好意思麻煩悅芝。
悅芝見她非常困擾的樣子,就接著說,她照顧一個孩子也是照顧,照顧兩個孩子也是照顧,反正也就是添雙碗筷的事,況且文哲還經常幫東盛補習呢,她就當是支付報酬了。
聽到悅芝的這番說辭,文哲的母親終於點頭答應了她的提議。從那之後,文哲的一日三餐就開始由悅芝負責了。
高二下半學期的課業更加沉重了,為了讓兩個孩子更好地投入學習,悅芝還特地搭配了營養餐,花不花錢都是其次的,只要能讓他們安心學習,那這錢就花得值。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就這樣,悅芝照顧了文哲3年。後來,東盛考上了一所重點本科,文哲考上了一所211大學,可還沒等到文哲開學,他的父親就去世了,所以在他開學後,他母親為了方便掙錢照顧他,就也跟著搬到了他上學的城市。
因為一切都發生得很突然,他們沒來得及留下聯繫方式,所以在文哲家搬走以後,他們兩家就斷了聯繫。
在失去聯繫的十年里,文哲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學業,畢業之後他就開始創業了,雖然開始的時候也遇到過一些坎坷,但後來也逐漸發展起來了,這幾年錢越掙越多,他和母親的生活也終於得到了改善,所以他想,是時候該回來看看了。
文哲覺得,東盛一家曾有恩於他,現在他事業有成,終於有能力回報他們了,所以一定要來當面表達感謝。於是,在他忙完公司的事情之後,就緊趕慢趕地過來了。
他一開始還有點擔心,想著十年過去了,東盛一家會不會也搬家了,但在敲開這扇門的時候,看到了十年未見的東盛,他懸著的心才終於放下了。
02
在行有餘力的時候,順手幫別人一把,是一種高尚的品質。
沒有誰能夠永遠一帆風順,人這一生,多多少少都會遇到一些困境,如果你在困難的時候,會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別人的幫助,那麼當你看到別人陷入困境的時候,也應該想著,要為別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幫助別人不要太看重回報,有些人可能一時半會兒,甚至一生都給不了你什麼回報,但善意是可以被傳遞的,你今天幫助了他,那麼他就可能會被這份善意而感動,然後再去幫助別人。如果每個人都會想著去幫下一個人,那麼或許有一天,我們就會成為那個「下一個人」。
倘若我們是被幫助的人,那一定要心懷感恩之心,要明白別人的善意,然後想辦法回饋他們。如果當時無法回饋,那就過一段時間再說,如果過一段時間還做不到,那就再過一段時間。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忘記這份恩情。
不論是幫助別人,還是接受別人的幫助,都是很幸運的事情,如果別人珍惜我們的付出,或者我們懂得去感恩別人,都有可能成為我們與他人交好的契機,這樣的契機不可多得,倘若有幸遇到了,那一定要好好珍惜。
我是無筆,關注我,如果你有什麼情感問題,歡迎留言評論,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