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奴兒子到權力巔峰,一個真實的史達林

2024-02-23     緣分     5512

史達林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很堅定的,在1902年到1913年長達十一年的革命道路中,史達林因為參加革命活動被逮捕了7次,流放次數也是達到了6次。

1917年,史達林的命運轉折點到了——俄國二月革命。

但此時的史達林還在流放。

不過史達林運氣很好,革命成功了,羅曼諾夫王朝被推翻了,然後他便被放了回來。

既然革命成功了,蘇聯是不是就建立了?

沒有,麻煩還遠遠沒解決。

雖然沙皇俄國的羅曼諾夫王朝被推翻了,但是俄國當地資本家的「新興權貴階級」趁機組建了一個「臨時政府」,企圖搶奪革命黨的勝利果實。

俄國二月革命

更麻煩的是,這幫人已經控制了武裝軍警,開始了對布爾什維克黨派的武裝鎮壓。那時的布爾什維克力量還很低微,武器裝備更是少得可憐,根本就不是這群資本家的對手。

如果這個「臨時政府」成功掌控了國家政權會怎樣?答案很簡單,俄國會立刻變成一個財閥國家。

才出狼窩又入虎穴,這可不行!

就在這個時候,史達林做出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將老大哥列寧送到芬蘭避難,自己率領被圍困的布爾什維克守軍向「臨時政府」投降。

從這一刻起,列寧就打心眼裡把史達林當成親信了。

列寧回國之後,很快便策劃武裝起義,經過了著名的俄國十月革命,終於推翻了「臨時政府」。飽經風雨的俄國終於進入蘇維埃時代。

與此同時,史達林也迎來了他政治生涯的第一個巔峰,成為五人主席團成員之一。

一身戎裝的史達林

1922年,史達林被當選為蘇聯中央總書記,並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列寧此時仍然健在。

不久之後,蘇聯元老列寧再次中風,兩年後去世,史達林的時代正式到來了。

從1898年參加革命,一直到1924年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史達林足足花費了26年的時間。

上世紀整個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史達林在蘇聯實行農業改革,雖然有了一些成效但是損害了農民的勞動積極性。史達林將小農生產經濟改造成為了大規模的集體經濟,他的目的就是要為國家進入工業化做好準備,但他沒有考慮到當時蘇聯農村生產力低下的因素。

這就是所謂的「史達林模式」。

到了三十年代,隨著史達林在蘇聯的威望越來越高,百姓們對史達林的個人崇拜已經達到一個很不可思議的程度。

這時候,災難來臨了。

蘇聯工人們

這就是蘇聯的「肅反」運動。

「肅反」運動就是蘇聯的一次大清洗運動,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此之前沒有任何先例可供借鑑,而納粹德國的崛起對蘇聯構成了不小的威脅,所以史達林想要鞏固自己的地位以便迅速發展。

整個「肅反」運動期間有130萬人被判刑,其中有將近70萬人被槍殺。蘇聯大批黨政軍人員遭受到了不公平對待,被強行扣上了各種罪名加以迫害。

蘇聯的大清洗運動造成的影響是毀滅性的,當時蘇聯很多高官都是人心惶惶,就連看上去天不怕地不怕的赫魯雪夫每天也都活得提心弔膽。

史達林在俄國政壇取得了成功,但他的母親葉卡捷琳娜的身體卻每況愈下。1935年,史達林回到喬治亞看望得了嚴重肺病的母親。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