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灑平津(六):挺進山海關!劍指華北的東北野戰軍

2024-02-23

(接上次文章)

1926年,一個叫林育蓉的湖北年輕人因為不滿父母給自己安排的職業和婚事,一心想要離家出走投筆從戎。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決定南下廣州報考黃埔軍校。這個特立獨行的男人嫌父母給自己取的名字太過女性化,一直想給自己改一個霸氣的名字。黃埔軍校入學時,他在新生登記表上毅然決然地寫下了那個他自己給自己改的名字,今後的幾十年里,所有中國人都會記住這個名字——林彪。從那以後,世上再無林育蓉,只有滿懷壯志的林彪。——傑瑞哥題記

帶著家人闖關東的中原百姓們

十九世紀的晚清,中國直隸,山東,河南地區爆發了「丁戊奇荒」,多地遭遇大旱,糧食幾乎顆粒無收,大約有超過一千萬人餓死。中原的老百姓們為了生存,紛紛把希望寄托在了東北那片地廣人稀的土地上。於是,飽受自然災害的百姓決定收拾行囊,拖家帶口地朝著遙遠的東北開始了艱難的旅途。中國東北和華北之間的距離,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只要衝破重重困難和障礙,出了山海關,便是人們心馳神往的廣袤黑土地。

從晚清到民國的一百多年來,共有三千多萬中原百姓離開故鄉「闖關東」,他們用中國人特有的勤勞品質在東北境內開墾荒田,打漁做工,買賣經商......廣大中原人民用自己的辛勞汗水,硬是在遼闊的關東闖出了一片新天地。

1948年11月開始,歷經磨難的東北即將迎來新生,按照常理來說,此時的東北應該是大地復甦,萬象更新之時,一切都應該很平靜才對,但是,剛剛平靜沒幾天,從瀋陽到錦州一帶就開始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遷徙。和為了吃飽肚子的「闖關東」不一樣,這場人口遷徙的主角是一群全副武裝的解放軍。

即便是親身經歷過闖關東的老百姓們,估計也會對這樣的場景瞠目結舌吧。

東北野戰軍挺近山海關

1948年11月底,東北遼西走廊。

在如火的夕陽下,一個個背負包裹,肩扛鋼槍,頭上戴著狗皮帽子的戰士們排列成幾路縱隊,在遼西走廊的一條條山路上井然有序地向前行進著,他們矯健的步伐徹底打破了黃昏時分應有的靜謐。這支行軍隊伍非常長,向北望不到頭,向南看不見尾,步兵士兵們每個人都是軍容嚴整,表情肅穆,大家一言不發,神色匆匆地快步走著,生怕自己掉隊。步兵行軍隊伍的兩旁則是負責警戒的騎兵部隊,高頭大馬的嘴裡不斷地喘出白氣,嘶叫著向前奔走。隊伍中間是一輛輛拖著火炮和物資的卡車,炮兵士兵們坐在卡車上,和步兵比起來他們相對輕鬆一些。

除了解放軍戰士,龐大的隊伍中間還夾雜著一些扛著扁擔的老百姓,在這裡他們的身份是隨軍民工,平時專門干農活的他們有的是力氣,所以當了解放軍運送後勤補給的堅定支持者。

1948年11月23日,東北野戰軍七十萬大軍結束休整,開始入關作戰。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他們剛剛經歷完一場規模罕見的大戰役,連身上的征塵都還沒有來得及洗乾淨就又要踏上漫漫征途了。這支龐大軍隊的目標只有一個——華北平原,朝華北平原往前再走一點,便是讓無數帝王將相都魂牽夢繞的京畿重地。

1948年的北京紫禁城

東北野戰軍司令員林彪是在1948年11月18日接到中央軍委的電報的,毛澤東的字字鏗鏘猶在眼前,令人振聾發聵:

望你們立即命令各縱隊以一二天時間完成出發準備,於21日或22日全軍或至少八個縱隊取捷徑以最快的速度行進,突然包圍唐山、塘沽、天津三處敵人,不使其逃跑,並爭取使中央軍不戰而降(此種可能很大)。望你們在發出命令後先行出發到冀東指揮。

這篇電報概括成一句話的意思就是:東北野戰軍必須結束休整,趕緊集結入關,配合華北部隊進行對傅作義集團的作戰。一向推崇軍事民主的毛澤東,這次居然「獨斷專行」了一回,嚴令東野必須要在幾天之內入關作戰,連一點商量的餘地都沒有。

當這篇電報發到東野司令部時,所有人都大吃一驚,讓人數已經多達百萬之眾的東北野戰軍在一二天內完成收攏集結,在三四天內入關至少八個縱隊,這簡直是天方夜譚。更何況東野的戰士們基本上都是東北籍,入關南下作戰是有不小困難的,要花上好一段時間做動員工作。但是林彪反而是一臉平靜的表情,不管其他人作何想法,作為最高統帥的他此時不能顯現出一點憂慮。

林彪(中間)在開會

林彪知道,目前部隊的休整工作還有完成,現在就火急火燎地入關作戰,毫無疑問困難是很大的。不過作為一名身經百戰的軍事將領,他更看重的是既瞬息萬變又稍縱即逝的戰機,現在關內的華北傅作義集團很有可能隨時撤退到南方或者綏遠,他知道中央讓自己入關是遲早的事,但他不愛張揚,在大家都沒有表態前,他不能事先表態。

「你們的意見?」這是林彪在接到毛澤東電報後,和同事們說的第一句話。

政委羅榮桓首先開了口:「堅決執行中央軍委和毛主席的指示。至於困難......我們自己想辦法克服。」

林彪沉默了一會,隨即說道:「命令部隊立即行動,準備入關。」

做出決定後,林彪回復毛澤東的電報也十分簡潔:我們決遵來電於22日出發。

就像當初遼瀋戰役時發布作戰部署時那樣,林彪在下達全軍入關的命令的時候,語氣也是相當隨和的,東北野戰軍七十萬大軍的入關作戰行動,林彪也是寥寥幾句話,全部部署完畢:

東北野戰軍決定暫時以玉田及其東西兩側地區為目標,向冀東前進。並計劃取消兩條平行線分頭前進,北路將經由義縣、沈家台、達子嶺、孤山子、喜峰口、遵化等地;南路則通過錦州、邊門、青龍、三岔口、建昌營。鑒於諸多困難,各路部隊可能比軍委要求的時間推遲一天。南路先頭部隊為錦州之第三縱隊,北路先行者為義縣之第五縱隊,各縱隊均於23日黃昏出發,在瀋陽之部隊則於24日黃昏出發。各部都將採取夜行曉宿的原則,迅速秘密前進。

東北野戰軍七十萬大軍入關的計劃,就這樣被敲定了。

林彪(左)和羅榮桓(右)

除了部署東北野戰軍入關作戰以外,林彪還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在瀋陽、營口和錦州等東北大城市假模假式地放出消息,說東北野戰軍全軍都沉浸在遼瀋戰役勝利的氛圍中,慶祝晚會接二連三。為了很好地假戲真做,林彪和羅榮桓還在瀋陽發表新聞講話照相,並下基層和官兵們一起慶祝聯歡,並稱東野部隊已經發了冬裝,戰士們穿上後如何如何暖和......報道還說,林彪在瀋陽親自和戰士們一起包餃子,羅榮桓組織召開政治會議,做出某某重要指示云云......這些「虛假新聞」每天都會通過電台應接不暇地傳到華北,傳到北平城,直至華北「剿總」。據說,傅作義天天都會聽到這樣的消息,他都覺得不厭其煩,但同時他也覺得自己高枕無憂。

林彪的這種招數就是要給傅作義吃一顆定心丸,要讓他覺得東野全軍現在正在慶功休整,甚至有些沾沾自喜,離入關作戰還早著呢!

過去,法國皇帝拿破崙也干過這種損招。十九世紀初,俄國和奧地利的聯軍對法蘭西擺好了進攻架勢,拿破崙立即把自己在加來港口訓練的陸軍精銳調往前線抗擊,自己卻跑到巴黎看歌劇聽音樂會,俄奧聯軍統帥得知拿破崙在歌舞昇平的巴黎醉生夢死,頓時自信滿滿,覺得法國此戰必敗,卻沒成想這位法國皇帝的大軍早已踏上征途。最後,兩軍在奧斯特里茨打了整整一天,俄奧聯軍慘敗,拿破崙親自向他們展示了什麼叫做兵不厭詐。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一百多年後的中國解放戰爭戰場上,林彪依葫蘆畫瓢來了個如法炮製。

林彪(左二)在和部下商定作戰計劃

「入關!入關!」這是東野上下共同的呼聲,局勢已經不可逆轉。

1948年11月23日,東北野戰軍十個主力縱隊共七十餘萬大軍,加上隨軍民工十五萬人,按照事先預定好的路線,匯成一條條鋼鐵巨流,白天休息晚上趕路,浩浩蕩蕩地向關內進軍。

東野第一縱隊從瀋陽出發,東野第三縱隊從錦州出發,東野第五縱隊從義縣出發,東野第十縱隊從大虎山出發,東野第八縱隊從牛莊出發,東野第六縱隊從黑山出發......僅23號和24號兩天,東北野戰軍就有六個縱隊火速開拔,經過喜峰口和冷口秘密入關。

11月30日,東北野戰軍司令員林彪,政委羅榮桓,參謀長劉亞樓和政治部主任譚政組成的指揮機關從瀋陽先乘火車再乘汽車,跟隨大部隊一起進關。

要說七十萬大軍從遼西走廊到華北平原集體開進這種規模的軍事行動,想要不被人發現那也是不容易的。就在東北野戰軍急行軍幾天以後,國民黨的偵察機就飛到了行軍隊伍的上空,而且還一次次低空盤旋以便可以看個清楚。

行進中的東北野戰軍

「命令各部隊加快速度入關!後面跟進的三個縱隊以及炮兵縱隊,取捷徑直接從山海關入關!」林彪得知敵人發現東野入關的行蹤後,便斬釘截鐵地發布命令。

這道命令一下,東北野戰軍全體部隊,取消了曉行夜宿的計劃,改為不管白天黑夜都要行軍,馬不停蹄,人不下鞍,日夜兼程地加速向關內挺近。

傅作義要是得到偵察機的報告,說東北共軍已經入關,可想而知他的心裡會作何想法,估計會立刻罵娘吧。在之後的幾天裡,國民黨的飛機出動得更加頻繁,有的飛機甚至帶著航空炸彈,只要一看見東野的行軍隊伍就直接往下面扔。

1948年12月5日,山海關。

那天早晨,從「天下第一關」的城門洞裡駛出幾輛吉普車,車上坐著東北野戰軍司令員林彪,後面的幾輛車裡坐著政委羅榮桓和參謀長劉亞樓。汽車駛出山海關門樓牌坊時,林彪透過窗戶仰望著這雄偉壯麗的萬里長城第一關,心中頓時感慨萬千,想想上次見到它的時候還是在三年前,自己帶著各路部隊十一萬人馬越過山海關,越過長城,就像那些扶老攜幼闖關東的老百姓一樣,毫不回頭地卯足了勁兒奔向那片充滿希望的黑土地,奔向和以往截然不同的生活。

山海關

三年後,林彪又帶著他的大軍回來了,同樣的地點但卻是不一樣的心情,林彪當初率領自己的所有家底人馬肩負重任進入東北,再回來時不僅手握百萬重兵,還帶給了百姓一個安定祥和的東三省,此時此刻的林彪一定有著一種衣錦還鄉之感。

當他們的車隊行駛到遵化附近時,天空中突然俯衝下來幾架敵機。

「不好!有敵機!趕緊保護首長!」警衛員們喊道。

林彪、羅榮桓和劉亞樓見狀迅速跳下車,在警衛員的掩護下紛紛向路兩邊疏散臥倒。這一刻實在太兇險了!他們剛剛完成隱蔽,敵機掃射的彈幕就衝著林彪的座車傾瀉下來了,一顆顆子彈打得地面塵土飛揚。

俯衝下來的敵機進行了一通肆無忌憚的掃射後,可能是覺得繼續打也不會有什麼更好的效果,於是便大搖大擺地飛走了。可見,這位飛行員壓根就不知道這幾輛車裡坐的是何等人物,更不知道自己剛剛差點打死了林彪。

林彪在戰爭年代有兩次差點丟了性命,第一次是在平型關戰役之後,由於身上穿著繳獲的日軍大衣,被閻錫山的晉綏軍當成日軍軍官而一槍撂倒,肺部直接被打穿,那次重傷不僅使林彪缺席了整個抗戰,而且還給他留下了很嚴重的後遺症;這第二次嘛......便是這次率領東野入關在遵化的遇險了,要是林彪反應得稍稍晚了一點,他就被國民黨飛機打成篩子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行軍中的東北野戰軍

這次遇險讓林彪明白了一件事:東北野戰軍入關的計劃已經完全暴露,否則傅作義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派飛機過來騷擾,隱蔽行軍路線已經沒有意義了,必須取捷徑加速入關!

林彪覺得,既然人家已經知道了自己大軍的行蹤,那就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毛主席之前強調的秘密進關也可以做些調整,時間緊迫,應立即改變行軍路線,後續部隊直接走山海關進關,對中央那邊也只有先斬後奏了。

試想一下,如果讓傅作義知道自己手下有這麼個傻瓜飛行員,居然錯過了一次消滅東野首腦的絕佳機會,心裡會是何等地追悔莫及。但無論怎樣懊悔,事實已經無法挽回。

從那一刻開始,東北野戰軍入關的消息就開始傳遍整個華北平原。

以往平靜的山海關,此時已是人聲鼎沸。東北野戰軍的戰士們邁著自信的步伐,陸陸續續通過山海關的門洞,沿途的百姓們歡呼雀躍,好像是在迎接一個嶄新時代的到來。

東北野戰軍進入山海關

至此,東北野戰軍全軍除已經入關的程子華第二兵團外,其餘十個縱隊、炮兵縱隊和特種兵共七十餘萬兵力,外加一千門火炮、一百多輛坦克、一百三十輛裝甲車和十萬餘匹戰馬,已經全部越過山海關,準備加入華北戰場。

1948年12月6日,林彪給中央發布了一份電報,詳細闡述了他改變行軍路線的原因:

由於山海關以北地區及平泉至遵化這條路上人煙稀少,所以部隊太多,同時,我們大量軍隊應長途行軍南下,每日每夜均有敵軍偵察轟炸,已無秘密可言。昨已令我最後三個縱隊經山海關入關。

也正是在這一天,華北戰場上傳來了一個消息:傅作義的起家精銳部隊第三十五軍,被華北軍區第二兵團滯留在了新保安地區。

平津戰役,現在才算是剛剛開始。

(未完待續)

《血灑平津》系列為連載戰史紀實文學,除歷史史實論述外,均為作者原創,請勿抄襲。

請讀者點贊關注,或打賞~,也可點開小編頭像閱讀其他已發布的章節,小編將在2月1日左右發布下一章節,敬請讀者期待!


相关文章

  • 不惜賣掉7棟房!佛心嬤「10元便當50年不漲」欠錢照樣開,拾荒補菜錢「只為讓窮人吃飽」
  • 婚車迎上喪葬車狹路相逢「互不讓道」,新娘見狀下車一個舉動驚呆眾人:大事不妙
  • 中1億頭獎!烤魷魚老闆嗨到「砸店」客人全傻眼!夜市證實了
  • 「90度鞠躬賣玉蘭花」婆婆烈日下被十幾台車拒絕!他心疼掏100元買,下秒景象超衝擊
  • 國中生「撿到30萬交還失主」堅持不收回禮!4個月後全校師生都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