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灑平津(三十):劉亞樓的決心!兵臨城下的天津衛

2024-02-23     緣分     2936

毛澤東與林彪

這時,毛澤東簽發完一封電報,打著哈欠伸了伸懶腰,又活動了一下胳膊,突然他想起了什麼,於是便問身旁的周恩來:「恩來啊,你熟悉文廟嗎?」

周恩來立刻明白了,毛澤東指的是天津的文廟。

於是他回答道:「我當然知道啦,我年輕時在天津上過學。」

周恩來是一個和天津緣分很深的人,天津市見證了他的學生時代,正是在這個被周圍同學戲稱為「南蠻子」的少年口中,喊出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時代最強音。

「文廟在天津舊城的東門裡,是天津城裡的一座孔廟,因為與對面的武廟相對,所以被大家稱為文廟。」周恩來對毛澤東解釋。

毛澤東笑了:「嗯,有意思。」

如今的天津文廟

周恩來又說:「文廟是天津目前保存最好的,也是規模最大的古代建築群。它的大殿是在明朝正統年間修建的,主體建築的殿頂金碧輝煌,都是用金黃色的琉璃瓦覆蓋,雕樑畫棟,精美得很啊!在文廟外還有二柱三樓式的兩座牌坊,也是明朝時建的......後來在萬曆年間和康熙年間,文廟重修過兩次,是天津市內目前僅有的過街牌樓。」

毛澤東聽得入了神:「嗯......我認為給林彪他們的電報還要再加上一條,那就是要在進攻天津時,保護好這座城市的文化和商業。」

周恩來點了點頭。

其實早在1948年12月底,林彪、羅榮桓就以平津戰役前線司令員和政委的名義,向下面各部隊發布了關於北平和天津的入城公告。裡面詳細規定了八項規則,官兵們稱之為「約法八章」。

人民解放軍入城

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保護各城市人民的生命財產。望全體人民嚴守秩序,各安生業,有趁機搞亂、搶劫破壞者,一定予以嚴辦;

第二、保護民族工商業。凡屬私人經營之工廠、商店、銀行等,一律保護,不受侵犯。

第三、沒收官僚資本。凡屬國民黨反動政府經營的工廠、商店、銀行、倉庫、鐵路、郵政、電報、自來水等企業均由民主政府接管,如果其中有一部分屬於民族資本,經調查屬實者當承認其所有權;

第四、保護學校、醫院、文化教育機構、體育場所以及其他一切公共建築,任何人不得破壞;

第五、除首要的戰爭罪犯及重大反革命分子之外,凡屬國民黨省市縣等各級政府官員、警察人員、區鎮鄉保甲人員,只要不持槍抵抗、不陰謀破壞者,本軍一律不俘虜、不逮捕;

遼瀋戰役期間被俘虜的國軍士兵

第六、為確保城市的治安,安定社會秩序,一切散兵游勇均應向當地政府部隊、警備司令部及公安局投誠報到。凡自動投誠報到、並將所有武器交出者,概不追究,如若發現有窩藏不報者,亦須受應得的處分;

第七、保持外國僑民生命財產的安全,一切外國僑民,必須遵守本軍及民主政府的法令,不得進行間諜活動,不得有反對中國革命事業的行為,不得隱匿戰爭罪犯、反革命分子及其他罪犯;

第八、無論在本軍進城前或是進城後,城內一切市民以及各界人士,均需共同負責維持全城秩序。凡保護有功者獎,陰謀破壞者罰。

就在一周之後,天津即將迎來它從來都沒有經歷過的炮火喧囂,就連空氣中好似都飄散著硝煙的味道。

而這一切,都要從一個叫楊柳青的地方開始......

楊柳青古鎮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