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次的文章)
六十、天津!天津!
十四日夜裡,巷戰越來越激烈,抽不出可以應付的部隊。我又一次召集林偉儔,劉雲瀚兩軍長和市長杜建時到警備司令部作最後的會商。劉雲瀚才變其以前的虛嬌習氣,而靦腆地報道失陷主線無力反攻,並向我表達了歉意。至此,第三線是不能也無兵力可以站住的了,再打下去是「分區的核心戰」,無非頑抗到底,犧牲到底罷了。——國民黨天津市警備司令陳長捷
十四日夜,天津巷戰越來越激烈,我召陳長捷和林、劉兩軍長到警備司令部作最後的會商,共同認為第三線已經無力可守了。「分區核心戰」再打下去,無非是犧牲到底。解放軍戰士英銳威猛,沒有攻不開的核心堡,支持時間亦不會太多。多堅持地方多糜爛,而無救於大局。——國民黨天津市市長杜建時
天津戰役局勢圖
第三十八軍112師、113師先頭部隊於15日凌晨勝利攻占金湯橋,第113師5團7連於15日早上八時許攻占勝利橋,114師7團5連也於同一時間攻占中正橋,第三十九軍116師接連攻克大豐橋、金華橋、金鐘橋和金剛橋,後也與金湯橋部隊會合。第四十五軍134師的突擊部隊也於15日凌晨在金湯橋會師,使天津南北不能相接,國民黨軍整個防禦體系被打亂。——天津戰役紀實
天津戰役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高潮,東北野戰軍東西兩路攻城部隊在金湯橋完成會師後,就立刻重新組織兵力,分別向北向南對國民黨軍實施摧枯拉朽的清掃。
在先頭部隊的帶領下,後續部隊也源源不斷地通過天津的城牆缺口涌了進來。九個缺口上仿佛形成九道箭頭,解放軍們很快便攻入了國軍核心陣地。
原本在東線防守的第八十六軍節節敗退,全軍將士被虐得懷疑人生,已經沒有了再打下去的勇氣,其軍長劉雲瀚也早就被陳長捷喊到司令部商量投誠事宜,但是為時已晚。
天津戰役解放軍進攻
天津北線防區也已全線陷入崩潰,第四十四軍和四十五軍攻占金湯橋後即刻北上,與津北的牽制部隊實施南北夾擊,擔任防守的國民黨第六十二軍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聯合打擊,很快便敗下陣來。
第三十八軍113師迅速扯開敵人防線,在國軍防區的內部猛烈穿插,後來全師都被擠在永旺寺街,邢家胡同一帶,很多戰士都弄錯了方向,建制全被打亂。
但是解放軍一向不按套路出牌,建制被打亂那就乾脆按亂的來打,大家以營連為單位分別和敵人展開城市巷戰,頓時天津城區槍聲此起彼伏,火光你來我往,炮彈皮也是上下翻飛,113師的戰士們一條街一條街,一間屋子一間屋子地和國民黨軍進行著反覆爭奪。
第三十八軍軍長李天佑很是著急,按理說在城市攻堅戰中不應該糾結於一屋一房的得失,這會大大延長戰鬥時間,也會造成些許無謂的傷亡。但是部隊打成這樣也不能突然叫他們收手,於是,第三十八軍副軍長曹里懷親自前往113師坐鎮督戰。
113師前線,師長賀東生和政委王樹軍正在緊鑼密鼓地指揮著戰鬥,後來賀東生這個很有個性的師長乾脆拉上過來督戰的副軍長曹里懷乘坐剛繳獲的坦克去前線助戰。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解放軍在坦克的協同下發動進攻
這倒是有意思,副軍長和師長坐著坦克身先士卒上去打頭陣,他們一路所向披靡,銳不可當,又是火力支援又是衝撞樓房,幫了戰士不少的大忙。
第四十六軍137師在師長蕭全夫的帶領下以很大的代價突破了城牆和護城河,全師緊跟著朝市區猛撲,敵人的防禦工事火力越來越猛,但是官兵們對此毫不畏懼,紛紛以嚴格的攻堅戰術向敵人縱深平推進擊。
在之前的戰鬥中,137師的戰士於米福成功地把紅旗插在了天津的城頭,但在那期間經歷了意想不到的殊死搏鬥,主攻團戰損836人,蕭全夫毫不猶豫地就把第二梯隊派了上去,再加上全師剩餘還能動換的戰鬥兵員,把大家組織到一起,利用凌晨的夜色掩護,兵分三路向敵人發動進攻。
隨著天津內城戰鬥的進行,國民黨軍的抵抗越來越深,防禦地堡和預先在城市建築內布設好的重機槍和戰防炮接連開火,企圖利用天津的堅固工事進行著最後的抵抗。密集的子彈紛紛從房屋的門窗、陽台、通風口毫不留情地射出,各主攻部隊都有不小的傷亡。
解放軍與國民黨軍展開激戰
天津戰役進入最後的白熱化,這也標誌著天津這座城市命運中重要時刻的來臨。
正在天津南部鎮守的第九十四軍43師師長饒啟堯此時已是萬念俱灰,遠處解放軍的隆隆槍炮聲越來越近,解放軍戰士們從師部的四面八方衝過來,即便是戰前引以為豪的南線防禦工事也因從金湯橋過來的解放軍而形同虛設——因為他們從防區側後直接捅過來了。更加令人絕望的是,從天津南部防區後背殺過來的是東野三十八軍和三十九軍。
這一仗不用打了,保命要緊。
饒啟堯明白,全師再堅持下去也沒什麼用了。
於是他放棄了之前在陳長捷面前堅守的軍人氣節,叫部下在駐地——天津耀華中學的高樓上插上了白旗。
錦州戰役後重新組建的國民黨第184師,在天津南開大學北面遭到了東北野戰軍的強大側擊攻勢。東野炮兵連續不間斷地朝市內目標射擊,打壞了防守司令部的指揮通訊系統,第184師早就和上級失去聯絡以至於孤軍奮戰了。
解放軍和國軍展開巷戰
經過兩個小時的激戰,第184師的前沿防守部隊與其後續部隊早就抵擋不住了,防禦掩體被解放軍連番擊破,預備部隊轉入街道工事進行層層抵抗,直至全軍覆沒。
第184師再一次被全殲了。
最重要的戰鬥當然是由最精銳的部隊來進行,第三十八軍的王牌師112師於15日拂曉5點鐘向敵人最重要的天津市警備司令部發起攻擊。
六十一、華北戰事塵埃落定
十五日早上七時許,我以無線電話和傅作義詳報主陣線突破後,巷戰發展、核心戰無力以及夜裡和林劉兩軍長的會商經過。傅作義對我答道:「可以接受和平吧!」這是天津受圍開始後和傅作義親作交談的第一次,也是最後的一次……我和傅作義通完話後,一個解放軍的副營長帶著幾名戰鬥人員已經站到我的後面了,我就是這樣被俘於我的指揮所的。——國民黨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
1949年1月15日,從凌晨到拂曉,東北野戰軍以一種勢如破竹般的攻勢正風捲殘雲地橫掃天津衛,戰士們在坦克和近戰火炮的掩護下朝著市區內的一座座建築發動進攻,他們一邊衝鋒一邊開槍掃射,已經被解放軍的強大進攻沖得七零八落的國民黨殘兵哪是他們的對手,頓時像沒頭蒼蠅一般狼狽逃竄。
東野士兵們在坦克的協同下前進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第三十八軍112師的主攻部隊如潮水般向著天津警備司令部直接撲過去,經過了五個多小時的戰鬥,終於突破警備司令部銅牆鐵壁一般的防禦工事,解放軍戰士們隨後衝進司令部大門,國民黨的官兵們早就被嚇得不想抵抗了,所有人一觸即潰,有的人在大樓里嘶吼狂叫,有的人提著皮箱財物企圖逃命,有的人躲在桌底床下瑟瑟發抖,生怕自己丟了性命。
112師2團的戰士們在這棟樓里抓到了大批國軍俘虜,很多人都是軍官。
這些身經百戰的戰士們並不傻,他們知道這地方既然有很多國軍軍官的話,那麼一定就是敵人的指揮部所在地了。
就在大家犯疑的時候,三十八軍的軍長李天佑傳來了重要指示:所有人趕緊去地下室,陳長捷就在那裡,一定要活捉他!
這個命令無疑讓戰士們嚇了一大跳,他們沒想到這裡居然就是天津市最高指揮中樞,更沒想到軍部上級竟能這麼快就得知了天津國民黨最高敵酋的所在位置,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
解放軍進攻天津警備司令部
於是,六連1排排長邢春生對剛抓獲的俘虜問道:「你們司令官陳長捷在哪裡?」
軍官俘虜戰戰兢兢地答道:「就……就在忠烈祠的地下室里。」
然後,邢春生命令大部分戰士就在這裡看管俘虜,自己叫上兩三個戰士跟他一起去找陳長捷。
1949年1月15日早上,天津警備司令部附近,忠烈祠。
忠烈祠的地下室顯然是專供國軍高層軍官避難用的,其入口設計得很隱秘,戰士們找了好久才在一個小亭子裡找到入口。
隨即,邢春生帶著兩個戰士就沖了進去,要說112師還真不愧是王牌師,幾個人連地下室敵情都沒摸清楚就直接往裡面沖,也不怕從裡面突然扔出來一顆手榴彈或是打過來一梭子子彈。
「不許動,舉起手來!」地下室裡面傳來邢春生的叫喊。
這間昏暗狹小的地下室竟擠著十多名國軍軍官,但是邢春生沒見過陳長捷,不知道他長啥樣兒。於是,他決定一個個審問俘虜的姓名。
陳長捷(右)和杜建時(左)
此時,邢春生突然發現一個黑黑的矮胖體型的軍官像是在有意無意地避開自己的目光,當他問道那人姓名時,那人一臉惆悵地從嘴裡剛剛蹦出自己的姓氏,邢春生就立刻打斷了他。
「我知道了,你就是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邢春生驚喜地叫了出來。
既然被人認出那就不用裝了,陳長捷只得認命地點點頭,然後便不吭聲了。
很快,陳長捷和其他被俘軍官就被邢春生帶出地下室見到了他們的副營長。
就像很多被俘的國軍統帥級別的軍官一樣,陳長捷被俘後,面對幾個渾身髒兮兮的解放軍戰士,臉上滿是不屑一顧的表情。
「我就是陳長捷,我要求見你們部隊最高級別的長官。」陳長捷有些傲慢地對那個解放軍副營長說道。
副營長很看不慣他這副自大的樣子,於是便回答他:「你現在是我們的俘虜,我們與你之間完全沒有談判可言。」
陳長捷聽罷直接啞口無言,漸漸地垂下了頭。
陳長捷(右)被俘虜
然後那位副營長的語氣便開始強硬了起來:「陳長捷你聽著,立即通知你的部隊放下武器,停止抵抗,無條件向我軍投降。否則我們將會堅決、徹底地把天津國軍全部消滅掉!」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陳長捷的聲音變得有氣無力,像個泄了氣的皮球,他轉頭對身邊的參謀長說道:「去吧,按解放軍吩咐的辦。」
但是電話線被切斷了,陳長捷又讓他的副官做了一面小白旗到處奔走,邊走邊舉起旗子告訴大家停止抵抗,立即走出工事繳械投降……
後來,東北野戰軍第三十八軍軍長李天佑在軍部接見了被俘的陳長捷。
李天佑見到陳長捷後的第一句話就是:「陳司令,你還認識我嗎?」
他們倆幾年前見過,陳長捷在抗戰期間曾和李天佑走過一面之緣,當時正值國共合作時期,為圖團結抗戰大計,雙方經常在一起交流作戰經驗,李天佑對那時還在鄧寶珊手下當晉陝綏邊區的第二把手陳長捷印象頗深。
陳長捷萬萬沒想到,自己和久違的老朋友竟會在這種情況下見面,陳長捷雖滿不甘心但又無可奈何,於是便順手把帽檐往下拉了拉,儼然一副沒臉見人的樣子。
李天佑(左)和夫人
1949年1月15日清晨,河北通縣,東北野戰軍駐地。
周北峰還睡眼惺忪的時候,負責接待他的中共地下黨員李炳泉走進他的房間,告訴了他一個驚人的消息。
「天津就快解放了,陳長捷被抓了。」
李炳泉還提到,就在前一天午夜,解放軍截獲了陳長捷給傅作義的電報,陳長捷說天津突然起火了,只聽得裡面傅作義喊了一聲「滅火」後就再也沒有聲音了。
周北峰聽到此消息後睡意全無,就這麼怔在原地好久,他隱隱感覺到:「結束了,一切都結束了……」
當天上午,北平第三次談判正式開始,會議室里一共六人——林彪,羅榮桓,聶榮臻,鄧寶珊,周北峰和負責會議記錄的華北軍區司令部作戰處處長唐永健。
鄧寶珊想必也已經知道陳長捷被俘的消息,天津的陷落使得傅作義失去了此次談判最大的一個籌碼,他很清楚這就意味著自己在談判桌上已經處於劣勢了。
鄧寶珊將軍銅像
這次談判非常重要,雙方代表一直談到當天深夜,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兩點:
第一、傅作義軍隊中的改編細則和軍隊團級以上人員的安排;
第二、關於北平市文教、衛生等行政單位的接收辦法。
以此為基礎,雙方代表共同歸納整理出了十餘條條款。
在會談期間,林彪對鄧周二人說:「我們這次只談北平的問題,綏遠的問題黨中央指示可以緩緩再談。但是北平的和平解放如能順利完成,使中國數百年古都的文物能夠完整回到人民懷抱,綏遠的問題就好談了。我們毛主席說過:將用一種更緩和的方式解決綏遠問題,我們把它叫做『綏遠方式』。」
談判結束後,林彪還親手交給了鄧寶珊一封信,並囑咐道:「請鄧先生把這封信交給傅作義先生。」
隨後,鄧寶珊就準備動身回北平了,周北峰則留在了通縣以便隨時聯繫。
解放軍通過天津法國橋
1949年1月15日下午3時,也就是在總攻發起二十九個小時後,天津戰役以人民解放軍大獲全勝而告終,華北最大的工業城市天津解放。
此役,人民解放軍擊斃擊傷國民黨軍11270人,俘虜116935人,國軍投誠2772人,繳獲榴彈炮9門,山炮25門,野炮28門,其餘迫擊炮和小口徑火炮1648門,長槍短槍重機槍共54682支,坦克12輛,裝甲車9輛,汽車879輛。
天津戰役人民解放軍傷亡23000多人。
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天津市市長杜建時,第六十二軍軍長林偉儔,第八十六軍軍長劉雲瀚,第184師師長劉國舉等一眾國軍將領被俘。
第333師師長宋海潮和麾下998團團長韓開元在兵敗前化裝潛逃直至北平,投奔傅作義準備參加北平起義。
天津戰役結束後的第二天,陳長捷被解放軍押送到一個後方會議室,而後便發生了極其戲劇性的一幕,他在這裡居然遇到了前來參加北平談判的周北峰和鄧寶珊。
寫著解放天津消息的報紙
一看見他們陳長捷就氣不打一處來,竟指著鄧周二人破口大罵:「媽的,你們這群不要臉的傢伙,躲在這裡以和談為名,吃飽了飯磨牙玩,他媽的就是不簽字!傅作義反覆讓我和天津國軍的十三萬弟兄充當犧牲品,作為你們可以討價還價的資本,我呸!你們和共產黨一邊談判一邊討價還價,我們死的死,傷的傷,當俘虜的當俘虜,看你們以後還靠誰來拖!」
鄧寶珊和周北峰聽到這話竟面露尷尬,無言以對,他們兩人都是喜怒不形於色的人,誰知道在受到陳長捷的失態怒罵後他們心裡會想些什麼?
陳長捷後來說:「天津戰役我有四個『沒有想到』,第一是沒有想到東北野戰軍入關會這麼快;第二個沒有想到是毛澤東竟揮師向張家口進擊,使得華北國軍疲於奔命(三十五軍就是這樣),從而達到使傅作義處於被動的境地;第三個沒有想到是天津固若金湯,居然在一夜之間就被解放軍突破大部分;第四是沒有相到,解放軍攻城的第二天,他就當了俘虜。」
一陣痛罵後,陳長捷的氣消了,最後甩給鄧寶珊一句話:「北平不要再打了,天津就是個例子。」
天津解放遊行
陳長捷提到的「他完全沒想到天津竟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被解放軍攻破」,估計這也是傅作義沒有想到的事情。陳長捷希望傅作義能用北平和談消除天津的戰火,傅作義則希望用固若金湯的天津增加在北平談判桌上的籌碼,但是兩個人都沒能如願,如果傅作義和共產黨的和談可以在陳長捷被俘前結束,那麼或許陳長捷就會受到國軍起義將領的優待,而不會淪為階下囚了。
這或許是共產黨方面的一次獨具匠心且帶有政治色彩的絕妙安排,要知道,鄧寶珊和周北峰是在1月14日上午——也就是劉亞樓對天津發動總攻的時候——就已經到達了解放軍駐地,但是聶榮臻卻以沒有到上次談判的答覆時間為由,把第三次談判往後拖了整整一天,等到鄧周二人正準備和共產黨談判的時候,東北野戰軍早把天津國軍打得魂飛魄散,陳長捷也被三十八軍的士兵抓住了。
共產黨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一定要在天津戰事穩操勝券的時候再開始談北平的事情。
這樣一來,傅作義就再也靠不了天津,陳長捷也就指不上傅作義了。於是,他們倆心裡這點小算盤就被共產黨輕易地瓦解了。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解放軍在天津的入城式
事已至此,無論鄧寶珊、周北峰甚至包括傅作義都對這事兒解釋不清楚了,陳長捷前腳被俘,傅作義後腳就和中共達成了和平解放北平的協議,多少帶有些許無奈,因為他手裡沒有了天津這塊籌碼,再打下去他傅作義非得成歷史罪人不可。傅作義保住了古都北平但被好兄弟陳長捷怨恨了十來年,陳長捷對傅作義忠誠不二卻領到了功德林的入場券,兩個人都沒有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不禁令人唏噓不已。
只能說,劉亞樓打得實在太猛了,二十九個小時拿下天津,這擱誰也想不到。
1949年1月16日,國共北平第三次和談結束,北平即將和平解放。
從這一刻起,華北平原已再無戰事了。
或者可以這麼說——平津戰役在名義上已經結束了。
(未完待續)
《血灑平津》系列為連載戰史紀實文學,各位讀者如果喜歡請點贊關注,或打賞~,也可點開小編頭像閱讀其他已發布的章節,小編將在5月11日左右發布下一章節,敬請讀者期待!
本文除歷史史實論述外,均為作者原創,請勿抄襲。本文除了歷史事實外還有文學渲染,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