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淮海(四十二):李彌和邱清泉的兩種不同結局

2024-02-23     緣分     4157

(接上次文章)

七十五. 邱清泉的生命中的最後時刻

國軍中央軍嫡系精銳部隊第96師,在解放軍總攻發起後的半天之內就被全殲;

國軍第七十二軍駐守的張莊,魯莊接連丟失,官兵慘敗潰退,軍長余錦源投降,徐州集團陳官莊指揮部門戶大開;

華野十縱攻克李莊、趙園,小辛莊,國軍第九軍遭到慘重打擊;

國軍第八軍無心戀戰,倉皇逃竄,直至最後無處可逃,軍長周開成在混亂中率部投降;

華野十縱一部強勢攻克陸菜園,並包圍陳官莊西北部的劉集,經過激烈戰鬥,國軍第74軍在解放戰爭中第二次被華野全部殲滅,包括軍長邱維達在內的4000多名官兵當了俘虜;

華野八縱協同華野九縱一路高歌猛進,攻克陳官莊徐州「剿總」指揮部;

1月9日,國軍一敗再敗,李彌的第十三兵團司令部被華野端掉了,李彌兵團1100多人的軍官教導團,全部被解放軍俘虜;

國軍第七十軍在華野八縱的猛烈進攻下慘遭重創,整團整營的建制被殲滅,全軍士氣瓦解由將校而至兵卒,軍長高吉人也受重傷;

徐州集團的王牌部隊,國軍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五軍全軍覆沒;

戰壕里苟延殘喘的國民黨士兵

很難相信,以上是國民黨最精銳的徐州集團在陳官莊戰役發起後三天之內的戰況彙報。

自1949年1月6日華東野戰軍發動陳官莊總攻以來,國民黨軍就如同不堪一擊的土塊瓦礫一般,上演著舉世罕見的大規模潰退,幾十萬人土崩瓦解的速度簡直就如同受驚的飛鳥,隨風逃散,上下翻飛。

當總攻進行到第三天時,第七十二軍,第七十軍,第八軍,第九軍,乃至「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五軍都瀕臨覆滅,徐州集團大勢已去。

想當初蔣介石建立這些精銳力量劍指中原時,心裡肯定是躊躇滿志的,覺得以這樣的軍隊打發共產黨那些土八路簡直就是小菜一碟,就算他們在毛澤東的領導下發展壯大實力強勁,黨國的正規部隊也可以和他們擺兵布陣,真刀真槍結結實實幹一架。

估計蔣介石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費盡心血建立起來的強大主力兵團,居然在大多數精銳兵員還沒怎麼認真投入戰鬥的時候,所有將領人馬就迅速陷入了無法挽回的戰敗頹勢。

這樣的現實再加上這樣的結局,老蔣聽聞後絕對要不可避免地吐一口老血。

蔣介石(右一)和毛澤東(左一)

1949年1月10日凌晨,河南陳官莊,國民黨軍指揮部掩蔽處。

這裡的氛圍十分死寂,該在的人都在,包括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第二兵團司令官邱清泉,第二兵團參謀長李漢萍,還有徐州警備司令譚輔烈等人。和以往不同的是,所有人都沒有穿自己的將官軍服,而是一個個都換上了士兵的衣服。——這就是覺得末日將至,準備要跑路了。

指揮部掩蔽處的沉悶環境和外面戰場的人聲鼎沸是完全不一樣的,這裡相對來說比較安靜,但是所有人的眉宇間都顯現著焦慮和心急,眼下這種已經無法挽回的戰局,用故作鎮定來穩定軍心的做法已經沒有用了。

「現在敵情極其嚴重,陳官莊三面已經被共軍包圍,只有西南方一個缺口可以走,大家突出重圍後,誰能跑到南京,誰就向總統報告這次全面戰敗的經過和今天晚上的戰況。」邱清泉看著其他人,擺出一副鄭重其事的樣子說道。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