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巧麗(化名)不明白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差錯,才讓事情演變成了現在的樣子。她已經忙了一天了,現在就盼著和兒子兒媳們好好過個除夕呢,可是現在的場面十分混亂,所有人都在吵架,就連她這個做長輩的,都已經被訓了3次了。
大年三十這天,巧麗從早上6點就開始著手準備年夜飯了,為了能在兒子兒媳們下班到家之前準備好,她甚至連午飯都只敢隨便對付兩口,生怕會浪費一點時間。這一天,她幾乎沒離開過廚房,一下子從早上6點,忙到晚上6點,忙了整整10個小時。
過了6點,兒子兒媳們才終於陸陸續續地回來了,飯桌上的菜漸漸上齊,人也到得差不多了,巧麗趕忙招呼孩子們在餐桌前坐下,等人一到齊就可以開飯了。
最後一個到的是小兒子,等他帶著妻子孩子落座之後,巧麗才終於動了第一筷。雖說她勞累了一天,但當她看到一大家子人都和和美美地團聚在一起,她覺得這份付出也算是值了。
趁著現在氣氛正好,巧麗又向大家宣布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她的老房子終於要拆遷了,到時候又能獲得一筆不小的拆遷款,她現在年紀大了,用不著那麼多錢,所以她想把錢先存到銀行去吃利息,等將來她百年之後,再把這筆錢平均分給三個兒子,這樣誰都不吃虧。
巧麗覺得,自己的決定非常明智,非常公平,但兒子兒媳們卻好像不是這麼想的,他們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比別人更需要這筆錢,所以也應該比別人多獲得一些。
巧麗從沒想過,爭奪財產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家,她太驚訝了。不知道是孩子們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還是她從來就沒有真正了解過他們,總之這件事,狠狠地打擊到了她。
在兒子們小的時候,巧麗就聽說過很多,父母偏心導致子女不和的例子,所以在她養孩子的時候,就非常注意這一點,不管是責罰還是獎勵,她都儘量做到一視同仁。
這麼做也確實有效,三個孩子從小到大都不爭不搶,因為他們知道,不管誰先誰後,大家都一定能得到相同的東西。
等孩子們長大後,都有了各自的家庭,但他們之間的關係都很好,每年也都會帶著家裡人來陪巧麗過年。但是,兒子兒媳們每年都要工作到大年三十,直到傍晚下班後,他們才能到巧麗家。
因此,每年的年夜飯都是由巧麗一個人準備的。三個家庭,再算上巧麗,一共11口人,這可是一個不小的工程量。
不過巧麗也不是很在乎,因為老伴兒去世得早,三個孩子結婚後,也都從家裡搬了出去,自那之後,她的生活也是越來越冷清了,所以她每年都很期待除夕這天的團聚,對她來說,這是一年裡最熱鬧,最開心的一天。
今年也是一樣,巧麗很早就開始置辦年貨了,而且還儘是挑著兒子兒媳喜歡的買。越是臨近年關,她就越是期待著和兒子兒媳團聚。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前幾天,她又收到通知,說老房子要拆遷,她更高興了。真是一件喜事接著一件喜事,要是這筆拆遷款發下來,她可以稍微留一些給自己,剩下的全分給兒子們,這樣也能改善一下兒子們的生活條件。
和小時候一樣,她決定把這筆錢平均地分給三個兒子家,但她可能忘了,如今三個兒子已經成家了,會不會爭,會不會搶,已經不是她能說了算的了。
在她宣布完這件事之後,首先提出抗議的是小兒子的妻子,理由是兩個哥哥家的條件都比他們家好,所以他們比兩個哥哥家更需要用錢。她這麼一說,大兒子家也不幹了,因為大兒子家有兩個孩子,要養活兩個孩子需要更多的錢,所以這錢應該多分給他們一些。
二兒媳很快也參與到了這場爭吵之中,他們幾個爭執不下,後來竟然把矛頭指向了巧麗。
他們指責巧麗做決定太過草率,根本不考慮現實因素,而且也沒有詢問過他們的意見,這根本是在忽略他們的感受。
巧麗分明是好心為兒子們著想,可最後卻落得個這樣的下場,三個兒媳一直數落她,三個兒子又在一旁默不作聲,她覺得自己的血壓飆升,太陽穴突突地跳,甚至有些呼吸困難。不能繼續待在這裡了,巧麗心想,要去吃藥,然後回房間。
巧麗離開了餐桌,兒子兒媳們卻還在吵,這讓她覺得徹底心寒了,她躺在床上思來想去,最終決定自己留著這筆錢。
02
做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不管面對什麼事情,都一定要確保主動權在自己的手上。
親情也是一種容易使人盲目的感情,在親情中,很多人都習慣自我犧牲式地付出,但其實這種付出並不值得提倡,它不僅有可能對我們造成傷害,還有可能會給別人造成負擔。
因為是家人,所以很多話說不出口,不管感情好還是不好,都會下意識為家人著想。即使在親情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傷,也會覺得這事稀鬆平常,沒什麼可計較的。
但實際上,就算是對親人,也最好不要毫無保留地坦白一切,人心隔肚皮,誰也不知道親人會不會為了利益而反目成仇。
尤其是涉及到財產繼承,和財產劃分的事,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因為一個不小心,就會使得子女與父母,或者兄弟姐妹之間產生矛盾。
類似於這樣的重大決策,最好還是先召集家庭成員,共同商量之後,再做決定,這樣能夠最大程度地避免糾紛。如果連商量的過程都很不順利的話,那就儘量自己做決定吧。
我是無筆,關注我,如果你有什麼情感問題,歡迎留言評論,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