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晚年,最渴望的,無非就是老伴還在,兒女孝順懂事,承歡膝下,自己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尤其是生病的時候,父母越是希望子女能在身邊照顧一二。即便不能照顧一二,也能時刻惦記著自己的父母。
但並不是所有的子女,都能如父母所願,在父母生病的時候,願意伺候父母,端茶倒水。
01
如果不是因為自己大病了一場,身體虛弱需要人照顧,60歲的陳阿姨是不願意背井離鄉去兒子家養病的。自從老伴去世後,陳阿姨就一個人守在老房子裡,孤零零的。
兒子也邀請了幾次去他家住,但兒媳婦不發話,陳阿姨也不好意思去自投沒趣。只是今年她這場大病,有點嚴重。雖然現在沒有什麼大礙了,但陳阿姨還是覺得身體抵抗力下降了很多。
於是在痊癒之後,兒子再次邀請陳阿姨去家裡住。陳阿姨沒有矯情和推辭,直接答應了下來。去之前,考慮到一時半會不會回來,她還把所有的積蓄存款和房產證都帶上。想著如果在兒子家長期住下來,那存款和房產證就給兒子。
02
去到了兒子家,以往只要見到她就冷臉冷語的兒媳婦,卻突然像換了個人一樣,特別熱情,噓寒問暖的。而之後,兒媳婦頓頓給她熬雞湯補身體,更為陳阿姨受寵若驚,仿佛不認識兒媳婦一般。
兒媳婦的熱情和好說話,讓陳阿姨心裡有些忐忑不安。陳阿姨跟兒子和盤托出,兒子卻笑話她想的太多了,兒媳婦照顧婆婆天經地義,讓她安心住下來,好好養病就好了。
後續很多天,兒媳婦都是頓頓給她熬雞湯喝。眼看著身體越來越好,陳阿姨主動提出幫忙照顧孩子和料理家務,兒媳婦卻不讓,說讓陳阿姨好好休養,不急於一時半刻。
03
兒媳婦的好態度,讓陳阿姨更為心裡愧疚。只是她的愧疚,沒有維持多久,就被兒媳婦的一個要求給嚇退了。
在兒子家住了半個月後,陳阿姨身體大有好轉。看著兒媳婦每天好吃好喝地供著自己,陳阿姨心裡也挺愧疚的,就主動分擔家務和生活開銷。
然而,兒媳婦卻拒絕讓她出錢支付生活開銷,只是有意無意地訴苦,現在住的房子有些小,人多了就擁擠,而且他們打算再要二胎,那麼就肯定得換大房子。
04
聽到兒媳婦的話,陳阿姨都明白了,兒媳婦想換大房子了。只是兒媳婦話鋒一轉,說她的工資養家養孩子,兒子的工資還房貸車貸,壓根就沒有什麼剩餘,她希望陳阿姨能拿出30萬幫他們付下首付。
兒媳婦的要求,說起來並不過分。只是陳阿姨手頭也就20萬,還是老伴留給她養老的。如今兒媳婦一開口就要30萬,那豈不是要逼著她把所有的老底都掏出來?
陳阿姨不願意掏空老底,但也不想和兒媳婦撕破臉皮,只能拿出10萬塊錢,說這是自己最後一點養老金。殊不知,兒媳婦臉色極其難看,還抱怨道,天天雞湯伺候,就一個兒子還捨不得掏錢幫兒子,真是摳門自私。
兒媳婦的一番話,讓陳阿姨臉色一陣紅一陣白。她沒有多說什麼,把10萬塊錢塞給兒子,就收拾行李落荒而逃了。因為她真的沒臉住下去了,雖然她覺得自己盡了全力,可兒媳婦卻並不滿意。
你認為陳阿姨應該把10萬塊錢給兒媳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