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老年人的觀念中,似乎總是認為「多子就是多福」,總覺得孩子多了不僅自己的晚年生活有保障,而且等到百年之後還能夠給孩子們留下一些至親手足,希望他們之間能夠互幫互助相互扶持。
可現實總是殘酷的,雖然幸福的家庭不在少數,可不幸的家庭同樣存在,尤其是如果遇到不開明的老人和不懂感恩的孩子,那麼這樣的家庭氛圍定然不會是所有成員理想中的避風港灣。
近日,河南濮陽的一家醫院走廊內,一場足以詮釋人性和道德的事情悄然上演,而當時所有在場的圍觀群眾,心中更是升起一股難以言明的感覺。
當時在醫院的走廊中,除了來來往往不斷行色匆匆的病人家屬之外,似乎就只剩下住院休養的病人了,這個所有人都不想來卻又不得不來的地方,幾乎每天都在上演著喜悅和難過。
但就在這一天,走廊中幾位對立而站的人卻是吸引到了所有人的注意,原因無他,只是因為父母生病住院所產生的費用,在一對看似兄妹的二人之間發生了矛盾。
從這二人的服飾和已經逐漸開始花白的頭髮中不難看出,他們的年紀似乎已經不算太小,樸素的穿著和微彎的身軀也是足以看出,平日裡二人的生活也是屬於普通人行列。可以說如果將二人放在人群中,真的是很難找到。
或許也正是這樣的普通人,在面對困境的時候才會因為無奈變得「強詞奪理」開始較真起來吧!
只見當時在老人確定需要住院治療之後,這兩位一脈相傳的親兄妹卻是為了難,面對著高昂的治療和住院費用,任誰單獨承擔也是壓力頗大,所以二人只能對此展開了商量。
但對此,二人之間似乎始終無法達成一致,當場就開始爭論起這些年來父母對於二人所做出的待遇來,甚至就連結婚娶妻等事,也是成為將父母積蓄花完的一大理由。
就這樣雙方是各說各理誰也不肯想讓,皆是認為自己吃了虧,皆是想要讓對方承擔這次治療的大頭。可細想一下,這種事情又有誰會心甘情願地認同呢?
面對著兩個孩子無視旁人的當眾爭吵,老人只是站在一旁既無助又無奈地看著,滿臉透露著可憐和失望,一言不發的狀態更是讓所有人都心酸不已。
千山想說
看到這樣的一幕,千山的腦海中瞬間就浮現出一句很多人經常說的話,那就是「孩子多了好,老人生病有人商量有人替換,獨生子女真的太單了!」
其實常看千山作品的人應該都知道,千山始終認為孩子的多少真的不能決定父母的晚年是否幸福,教育才是最主要的,因為這已經不是父母輩那一個時代了。
在父母輩的時候,不管是就業壓力還是生存壓力,真的是遠沒有現如今嚴峻,而且那時候需要大量的人力來滿足生產,所以孩子多就代表著勞動力多。也正是如此,才有著「多子多福、多財多壽」的說法。
可是現如今時代早就變了天,一個「有質量有內涵有文化」的孩子,真的是要比一群孩子都要優秀得多,如果只是為了自己的晚年有人照顧有保障,把孩子教育好了真的比什麼都重要。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更不用說現在很多父母真的是偏心至極,尤其是在兒子和女兒之間,往往女兒都是那個最不受重視的,可就算是如此,一旦到了需要孩子們出力的時候,卻又想要讓女兒承擔重任,或許出於父母的養育之恩女兒不說什麼,但是心中就真的一點怨言都沒有嗎?
當然了,能夠讓本該親密無間的兩個孩子因為住院費當眾爭吵,除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責任之外,或許經濟實力,也是造成這一局面的最大因素吧!
對此,大家怎麼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