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孫吃肉,孫女喝湯」十年後偏心的婆婆後悔: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01
說起隔輩親,我們身邊有很多說法。
一種是說爺爺奶奶和孫兒是血濃於水,就算不常聯繫也親的很,而外公外婆和外孫關係就差很多,就算天天相處也不會有太深的感情。
另一種說法,則是覺得誰帶大的孩子很誰親,畢竟拋去舊思想,孩子和男方女方都是一樣的血緣關係,自然是跟誰相處久了就和誰親。
其實這兩種說法都不算完全正確,人與人的感情要真的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就沒有那麼多煩心事兒了,比起血緣啊相處啊,我倒是相信任何人都更喜歡親近善良的人。
02
王女士有一兒一女,年輕的時候也重男輕女,對自己的兒子寵愛有加,卻不怎麼關心自己的女兒,以至於女兒一直都不怎麼和她親近。
可是自打兒子結婚以後,她越來越發現,兒子更向著媳婦兒,不顧及自己的感受。
本來兒媳婦兒自己就沒看上,長相不出眾,工作也不好,也不像別人家的兒媳婦兒一樣能說會道,王女士開始也不同意這門婚事,可兒子也不知道受了什麼蠱惑,就必須要娶這個女人,王女士只好妥協。
可這剛結了婚,兒子就不認她這個媽了,就因為她說了兒媳婦兒一句早上早點起,就被兒子數落了一番,說兒媳婦兒工作累,晚起會兒怎麼了?
王女士就不能理解了,還工作累,誰不累?自己還是兒媳婦兒的時候每天要起的比全家都早,要照顧一家生活起居,還要下地幹活兒,比起來,這算什麼累?
總之這兒子就是有了媳婦兒忘了媽,王女士覺得以前兒子不是這樣的,一定都是兒媳婦兒挑撥教唆的,於是看兒媳婦兒更是越看越不順眼。
因為兒媳婦兒的事情,王女士著實鬱悶了一段時間,沒處傾訴就只能和女兒絮叨絮叨,沒想到女兒特別理解她,讓她瞬間覺得還是自己的閨女好,兒子已經指望不上了,以後還是得靠閨女。
兒子結婚沒多久,兒媳婦兒就懷孕了,因為之前的種種不愉快,王女士並不想去伺候媳婦兒,可又想抱孫子,思前想後,最後還是搬去了兒子家。
沒過兩個月,女兒也懷孕了,王女士可樂壞了,可畢竟按這個親疏關係來說,還是孫子親一些的,於是王女士也並沒有去照顧女兒。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