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女士和女婿關係不好,整天的抱怨孩子也是看在眼裡,他知道大多數時候是自己的外婆不對,所以在孩子心裡,他更希望外婆離開,家裡可以清凈清凈。
有時候,老人認為的對孩子好,孩子並不喜歡,老人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孩子也並不會感激,反而覺得都是累贅。
很多老人覺得給孩子吃飽穿暖就是對孩子最好的照顧,畢竟在他們那個年代,吃飽穿暖是頭等大事。
但時代在變,現在照顧孩子遠遠不是吃飽喝足就可以了,更注重的是精神教育,這往往是老人給不了的。
而很多老人也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常常私下說孩子父親或者母親的壞話,也許老人只是為了一時解氣,但實際所有的事情孩子都會記住。
所以很多時候,只是老人覺得付出了,孩子應該和他親,而孩子能接收到的,大部分卻是對老人不好的印象。
第二:一碗水端平是智慧老人的標配。
很多老人重男輕女的思想對隔代的孩子也依然有效,疼孫子不疼外孫,愛孫子不愛孫女兒,這樣的老人有很多。
有些老人表現的比較含蓄,平時對孫子孫女都一樣,一到關鍵時候就向著孫子,比如兩個孩子發生爭執了,比如同時喜歡上一個玩具啦等等。
有些老人就表現的很明顯,對孫子有求必應,對孫女置之不理,有什麼好東西都要給孫子。
相比孫子孫女,更多的偏心是發生在孫子外孫身上的,因為更疼愛某個子女,所以更疼愛這個子女的孩子,這樣的老人也不少。
對孫子極盡所愛,對外孫卻不理不睬,有什麼好東西都給孫子留著,外孫在的時候就藏起來。
很多人能忍的了對自己偏心,但忍不了對孩子的不公平,這樣的偏心常常會引發比較激烈的家庭矛盾。
像上文中的王女士,偏心偏的大家都看不下去那自然是不行的,真正聰明的老人知道家庭和睦的重要性,自然也會一碗水端平,至少不會因為自己引發家庭矛盾,讓自己陷入矛盾的漩渦中去。
文/無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