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年!要把「存款」告訴子女嗎? 這位69歲老人的「回答很現實」:凡事要靠自己

2022-04-11

存款,是一個家最厚的家底,這筆錢是保命錢,一般人不會輕易地拿出來揮霍。特別是老一輩的人,他們省吃儉用一輩子,都是為了存更多的錢,為自己也為兒女留下抗風險的本錢。

網上曾有個熱門話題:「到了晚年,要把存款告訴子女嗎?」

評論區的回答有很多。

有人說,要告訴子女,畢竟子女是我們最親的人,還得指望他們來養老;

也有人說,不能告訴子女,一旦告訴了,錢就由不得自己做主了……

關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

但不管是哪一種答案,背後所折射出的現實真相,都值得我們深思。

「到了晚年,要把存款告訴子女嗎?」

當我把這個問題發到群里時,群友趙哥的回答是:「我不會。」

我們詢問其原因,他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

鄰居潘叔,69歲,有一兒一女,女兒嫁到了外地,兒子在縣城買了房,老伴10年前過世了。

他一個人住在鄉下,生病了也沒人知道,摔倒了也沒人照顧。

前幾年,他發現自己視力明顯下降,看什麼都是朦朦朧朧的,還會出現黑影。

村裡醫生告訴他,這是白內障,讓他抓緊去縣醫院做手術。

他坐上公交車去縣城找兒子,但兒子從見到他來,就沒給過好臉色,臨離開時,又說自己手頭緊,只給了500塊,剩下的讓他找閨女。

潘叔氣得直掉眼淚,哭哭啼啼跟女兒打電話。

女兒雖然打了錢,但話里話外都在指責他,當初就不應該把錢都花在兒子身上。

說起來,潘叔年輕時很能幹,還開了一個小賣部,按說應該攢了不少錢,不至於晚年這麼淒涼。

但他錯就錯在,把自己有多少存款全都告訴了兒子。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當時想的是,老伴已經過世了,自己還指望兒子來養老,所以毫無保留地全都說了。

這之後,兒子買車來找他,買房來找他,就連小孩上學,也要伸手問他要錢。

潘叔勸他要自力更生,兒子反回了句:「你有那麼多存款,不就是留著給我花的嗎?」

另一方面,女兒對他也很不滿,認為他太偏心,把所有的錢都花在兒子身上。

但令潘叔沒想到的是,兒子把他的全部積蓄掏空後,便徹底換了個臉色。

不僅對他愛答不理,還經常嫌棄他老生病,亂花錢。

現在的潘叔,特別後悔的一件事,就是不該把自己的所有存款全都告訴兒子。

聽過一句話:「人心,經不起金錢的考驗。」

親情,有時候也是如此。

在金錢面前,它會變得現實,變得扭曲,變得不堪一擊。

人都說,親情是以血緣關係來維繫的,是牢不可破的。

可是你看,還有一些人,他們的眼裡,只有利益,只有好處,並沒有太多的情感可言。

對這樣的人掏心掏肺、坦誠相待,只會讓自己陷入被動的局面,最後受傷的只能是自己。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寫道: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錢是好東西,它能使人不再心慌,並且叫人產生自信。」

不得不說,錢的確是一個人最好的安全感。

手上有了足夠的存款,也就有了足夠面對生活的底氣。

對於步入晚年的老人來說,也是如此。

手上的存款,就是他們的依靠,是他們安然度過晚年生活的屏障。

就像小區里的楊阿姨,她明確表示不會把存款告訴子女,而她也是這樣做的。

雖然,她很愛自己的兒子,但在內心深處還是堅信:

凡事要靠自己,不能太仰仗子女來養老。

尤其是見了太多老人,對子女不計回報卻不得善終的故事,更讓她堅信了要為自己留退路的想法。

所以,她並沒有告訴兒子自己家裡到底有多少存款。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而是把這些存款,分成了3個部分:

第一部分,用於日常生活開銷;

第二部分,是培養愛好的錢,比如定期旅遊,學習攝影、插花所需要的花費;

第三部分,則是看病的錢,包括體檢、拿葯、住院、請護工等。

這些存款,就是她晚年生活的底氣。

楊阿姨說,現在上了年紀,高血壓、高血糖、骨質疏鬆等毛病一大堆。

她每次去醫院看病,都是花自己的錢,知道兒子、兒媳工作忙,也沒麻煩過他們。

有一次動手術,在醫院住了大半個月,本來說請護工,但兒子、兒媳怕護工照顧不周,想著自己來照顧。

楊阿姨怕兒媳內心不情願,便提前說好會給兒媳結工資,最後的結果是,兒媳照顧得很盡心,而她也順利出院了。

看過一句扎心的話:「誰的晚年都是一場血雨腥風。」

人到晚年,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各種各樣的問題。

而存款,便是他們最大的安全感,是他們抵禦風險和掌控生活的底氣。

只有這樣,當意外和疾病發生時,他們才有足夠的錢去應付,而不是只剩下手足無措。

回到上面這個問題:到了晚年,要把存款告訴子女嗎?

答案其實很簡單,只有兩個:要或不要。

但是,我想給回答「要」的人,提一個醒:

你可以選擇把自己的存款,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子女,前提是:子女的人品過硬。

這裡的人品過硬,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他們是懂得感恩的人,記得你的好,也孝順敬重你;

第二,他們是靠譜踏實的人,不投機取巧,不好吃懶做。

我們總說,人世間最無私的,莫過於父母的愛。

老人之所以把家裡的存款告訴子女,是因為他們愛我們,想讓我們過得更好。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辜負他們的愛,孝敬、尊重以及照顧他們。

另外,對於回答「不要」的人,我想說的是: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由支配自己金錢的權利。

你可以拿存款為自己的愛好買單,也可以把它作為晚年的依靠。

這都無可厚非,但如果僅僅是為了防備子女(人品不好的除外),就可能會寒了子女的心。

誠然,人性是複雜的,在金錢面前,親情也可能會變質。

但還是要相信,大部分的子女都是溫暖善良的,他們並沒有惦記過父母的錢。

遮遮掩掩,故意隱瞞,反而會傷了子女和父母之間的感情。


相关文章

  • 不惜賣掉7棟房!佛心嬤「10元便當50年不漲」欠錢照樣開,拾荒補菜錢「只為讓窮人吃飽」
  • 婚車迎上喪葬車狹路相逢「互不讓道」,新娘見狀下車一個舉動驚呆眾人:大事不妙
  • 中1億頭獎!烤魷魚老闆嗨到「砸店」客人全傻眼!夜市證實了
  • 「90度鞠躬賣玉蘭花」婆婆烈日下被十幾台車拒絕!他心疼掏100元買,下秒景象超衝擊
  • 國中生「撿到30萬交還失主」堅持不收回禮!4個月後全校師生都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