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女兒都沒有弄清楚原因,就當著兒媳的面胡說,眼看著她們快要吵起來了,劉阿姨趕緊說:「我哪裡也不去,你要是吃飽了,就先回去吧。」
等女兒走後,劉阿姨趕緊替她和兒媳道歉,這件事情,她女兒根本就無法理解。
甚至揚言以後再也不管劉阿姨了,但她沒有生氣,而是耐心地和女兒解釋。
她說:「媽,知道你心疼我,但不要錯怪你嫂子。她並沒有對我不好,她高不高興全寫在臉上,和這樣的人相處總好過表面裝作對你好,背地裡卻使壞的兒媳強。
更何況,你已經嫁人了,有老公、孩子和婆家要照顧,我的後半輩子始終要指望你嫂子的,你也只能袒護我一時而已啊。」
聽到劉阿姨的解釋後,女兒才明白是自己做錯了。
睿智的婆婆,決定了家庭的幸福指數
不得不說,劉阿姨真的是充滿智慧的婆婆,為什麼有些夫妻,才結婚不久感情就不和了?
原因並不複雜,就是因為婆婆不懂得該用怎樣的方式與兒媳相處。
有些人始終把兒媳當外人,經常被女兒挑唆兩句,就開始誤解兒媳對自己的好。
幸虧劉阿姨有是非分明的能力,雖然兒媳的脾氣沒有那麼溫和,但她是真心愿意對劉阿姨付出的。
如果劉阿姨不懂得站在兒媳的角度想問題,當女兒袒護自己的時候,就覺得有人撐腰,便可以為所欲為,那麼兒媳也許就有可能對她懷恨在心,甚至選擇離婚。
還有另外的一種情況就是,兒子和兒媳齊心協力,劉阿姨只能搬出去住。
女兒畢竟有自己的婆家,劉阿姨可以去她家住一段時間,但絕對不能安享晚年。
到最後,受苦的還是自己。
生活中,已經有很多婆婆,當初不懂得珍惜兒媳的好,結果等自己老得走不動路的時候,才後悔莫及。
經營婆媳關係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不論是婆婆還是兒媳,希望彼此相處的時候,都能夠多給予一份包容和理解。
身為女人,心裡一定更加清楚維持一個家庭是有多麼的不易。
格局越大的婆婆,越懂得自己此生要依靠的人是誰,她們會尊重兒媳,成全兒媳,這個家也會一天比一天更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