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民歌《上山采蘼蕪》里寫道:「新人從門入,故人從閣去。」
人都是「喜新厭舊」的。如果不是這樣,為什麼那麼多人,動不動就換房子車子,還有人動了歪腦筋,把離婚和結婚,當成了炫耀的事情。
有道是:「金錢如糞土,臉面值千金。」
什麼都是新的,這樣的人才有面子。
如果你認真觀察,就會發現,很多人並不是太愛面子,他們的手機號,有十多年沒有更換了,並且以後也沒有更換號碼的想法。這樣的人,有以下幾個特點,值得點贊。
02
第一,問心無愧的人,一生行善,不怕任何人找到自己。
北宋文學家蘇東坡,在官場上,起起伏伏很多回。
在王安石變法的時候,他上書說:「我想說的話,只三句罷了:希望皇上能結人心,厚風俗,存法度。」
當蘇東坡被貶到黃州時,過著含辛茹苦的日子,但是他所到之處,並沒有人為難他。反而有地方官員,把土地送給他耕種。
「幸有清溪之百曲,不辭相送到黃州」,日子很苦,但仍有詩詞做伴,內心是通達的。
做人,如果一直克己奉公、遵紀守法,那麼他都不會害怕別人找到自己,就是有一盆污水倒過來,也沒有關係。
做人,就像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那麼和任何人聯繫,都不會心虛,也不要拉黑任何人。
只有那些「做賊心虛」的人,才害怕有人找到自己。最怕是,債主上門來要債,逼得老賴無處躲藏;最尷尬的是,做了醜事,被人揭露了,恨不得找一條地縫鑽進去。
一個人不換號,說明內心不「虛」,一路走來,都很坦然。
03
第二,真正成熟的人,保持理智,從來不被別人控制人生。
當你走進商鋪的時候,立馬就會有服務員圍過來問,要買什麼,要不要選擇一個新的消費方式。
「告訴你吧,我們在做活動,優惠的力度,可大了;再說了,免費的東西,不用白不用......」一番好言相勸,你就動心了,馬上被人牽著鼻子走。
事實上,很多人換手機號,並不是自己的本意,而是被別人忽悠了。
做人,所謂長大,就是知道那是怎麼回事;所謂成熟,就是知道別人要做什麼,但是自己不說出來。
任何時候,都保持頭腦清醒,把對方的言行,看得一清二楚,但是揣著明白裝糊塗。任由別人灌輸很多的思想,自己卻用一個「哦」字來回應。
人與人交往,無形之中就會互相對比、互相影響。成熟的人,擺正姿態,即便自己低人一等,也能不卑不亢;幼稚的人,盲目跟風,反而弄丟了自己擁有的東西。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