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了外甥沒有給舅舅拜年,今年我也不想兒女去給他父母拜年

2024-02-26     言諾     4762

十多年了外甥沒有給舅舅拜年,今年我也不想兒女去給他父母拜年

元旦佳節,兒女團聚的時候,我對他們說出了一個決定:今年不打算讓他們去給姑姑拜年了。

兒子和女兒都頗感意外,追問原因。過去都是我督促他們給姑姑拜年,今年為何會有這樣的決定?是不是家裡發生了什麼矛盾?

我解釋給兒子女兒聽,人際關係是相互的,是一種雙向付出的情感。只有雙方共同努力,親情才能持久。如果一方長期單方面付出,對方可能不再在意,甚至可能忽視你的努力。

老公的兩個外甥,結婚十多年來從未踏進舅舅家門,更談不上給舅舅拜年。一開始我們以為外甥們年輕不懂事,也就默認了這種狀況。每年回老家給姑姐拜年時,我們還特地給外甥的孩子每人包紅包200元,希望能傳遞些許溫暖。

然而,這個場景每年都在重演,外甥們仿佛對我們的好意理所當然。他們從未主動提到給舅舅拜年,更談不上送禮物。我們對他們孩子的慷慨回饋一直沒有得到回應。

兩個外甥家庭條件不俗,城市裡有了房子和車,但對待舅舅的態度卻顯得冷漠。十幾年來,從未打過一通電話問候,更沒有送過一份禮物,對舅舅也從未有過主動的探訪。

外甥如同「吃飽了就走」的狗,老公的兩個外甥似乎正是這樣。在未成家時,我們曾給予過不少幫助。然而,一旦結婚生子,與舅舅家的聯繫就完全中斷了。

姑姐對此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似乎認為「娘親舅大」。他們對待舅舅的態度沒有得到任何教育和規勸。那麼我們有什麼理由要求兒女去孝敬這樣對待我們的姑姑呢?

從今年開始,我決定不再讓兒女去給他們姑姑拜年。既然外甥對舅舅沒有尊重,我們也就無需自討沒趣,何必熱臉去貼別人的冷屁股呢?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也鼓勵更多的家庭在遇到類似問題時勇敢表達自己的態度,不必委屈自己。有時候,放下一些不值得的情感包袱,才能讓生活更加輕鬆愉快。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在家庭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