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老漢18年來第一次到親家家裡,回來後自責不已、悔不當初

2024-02-27

#從今天起記錄我的2023#

年前,張老漢的大女婿李封買了車,興沖沖地邀請他和老伴過年到鄉下,和親家一起過年。

說是這麼多年了,岳父岳母都沒有去他老家看看,如今他老家早已變了模樣,再不是從前的樣子了。

張老漢開心地答應了,大女兒和女婿能從一無所有混到今天有車有房,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可是,一走進女兒家,他臉上的笑容就凝固了。

以下為張老漢自述:

1

我出生在上世紀50年代的豫西南農村,1955年母親因病去世,留下6歲的大哥、3歲的我和未滿周歲的妹妹。

父親又找了後娘,有後娘就有後爹,我自小過著衣不蔽體、飯食不飽的日子。

到了結婚的年齡,十里八鄉的姑娘都嫌棄我家太窮,不願意。

只有善良的丈母娘看中了我的為人,將賢惠溫順的老伴許配給了我。

我們兩個人一起風風雨雨幾十年,生育了兩個閨女和一個兒子。我和老伴節衣縮食、省吃儉用,供三個孩子讀了大學。

兩個閨女也都算爭氣,老大考了本地的事業編,老二成了一位人民教師。

2

兩個閨女都隨我和老伴老實本分,特別是老大,很是內向,工作將近一年,婚姻的事還沒有眉目,我和老伴都很著急。

特別是老伴,看著村裡和女兒一般大的女孩都嫁人生子了,女兒還八字沒一撇,特別焦心。

女兒去上班,不回來不說,一回來就會遭到老伴各種催婚:

首先是打壓,打擊她顏值一般、工作一般、腦子一般,所以不要要求太高,找一個和她自身條件一般的就行。

再就是對每一個和她相親的對象,一律只挑優點、忽視缺點,就好像只要不是殘疾,不是傻子就行。

然後我的要求是男孩必須老實善良,家庭好不好沒關係,人好就行了,因為我覺得自己就是那樣的人。

大女兒開始還堅守自己的思想,只想找一個顏值高、有份正式工作的人。

禁不住我和老伴,還有親戚們的輪番轟炸,找了一個和我一樣當過兵、一樣失去了一個親人(他父親在他年幼時過世了),一樣窮的叮噹響的男孩子。

有一點和我不同,那就是他有一份事業編制的工作。而這恰好也是我和老伴對女婿唯一的硬性要求。

3

相親一個月後,女兒回來同老伴講:男孩似乎不太聰明,講話不討人喜歡,他們沒有共同語言。

老伴一聽,臉一黑:怎麼說人家也是上班的人,你說人家傻,好像自己很聰明一樣。自己就一瓶子不滿

一陣亂懟,女兒一下子亂了陣腳,沒有往下說。

相處一段時間後,老伴和孩子舅舅見了李封,見過面後,孩子舅舅對我們講:男孩倒是還行,老實可靠,只是以他家的狀況,你們以後是享不了他們的福。

我和老伴不以為然:只要孩子可靠正干就行,咱就沒想過要女兒大富大貴,一般就行了。

4

他們相識三個月後,大女兒就在我們的一再催促和勸說下結婚了。

想著女婿家條件不好,我們不僅沒有要彩禮,而且囑咐孩子一切從簡,至今孩子都後悔當時連婚紗照都沒照。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他們婚前,我忙著做生意,也想著孩子們又不回老家住,所以就沒有想過到他老家去看看。

只聽送親的兒子回來說:那天就下了一點小雨,我姐婆家的路就滿是泥濘,他們村裡的人全是穿著橡膠鞋;那院裡都沒處下腳,幫忙的人在院子中間鋪了木板,讓他們走在木板上省的粘腳。

連一向和我不睦的弟弟也會來說:哥呀,啥地方呀,條件那麼差。

我臉上掛不住,自圓其說:他們以後又不住在家裡,再說咱是圖人,不是圖家庭條件。

5

女兒成家後,日子過得可真難,他們在縣城租了房子,每日清水麵條混日子,一點也不比我在農村的日子好過。

女婿的確可靠,也沒有什麼花花腸子,在單位里只知道埋頭苦幹,沒有一點眼色,一不上班就回家躺平。

女兒督促他學個一技之長,好掙點外快,他迫於無奈去學,卻並沒有付諸實踐。

女兒似乎是在嫁人那一瞬間長大的,她勤儉節約,把一分錢分成兩半花,總在尋找賺錢的機會。

可是因為底子太薄,生活過得一直很辛苦。

如果只是這些,我想我也不至於會後悔自己當初的決定。

6

一年後,女兒生了外孫女,我才第一次見到親家母,她看起來老實木訥、不像愛生是非的人。

誰知,等女兒產假結束,接她看孩子的時候,才知道她有多不通理。

她一點不像當奶奶的人,不知道疼孫女,不知道讓她去的目的何在。

天天睡到日上三竿,等著女婿喊她吃飯才起床;女兒回到家,立馬把孩子給女兒,也不去做飯。

女婿做的話,她就會說,她娃上班累成啥了,應該歇歇。

而且她說的話不容反駁,稍微忤逆她的話,就甩臉子不吃飯,甚至會把孫女扔在床上,離家出走。

看娃也不上心,自己感冒咳嗽了,不願吃藥,把三個月的孫女傳染了,咳成肺炎,縣醫院、市醫院折騰了將近一個月,花了一萬多,對孩子們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外孫女病好之後,女兒再也沒有讓她婆婆過來,看她實在艱難,我沒辦法,只好讓打工的老伴回來看外孫女。

那時,我就在想,當初我怎麼就沒有好好去打聽打聽,了解了解親家母的為人?

7

我們和女兒女婿一起到他家後,一路上全修了水泥路,但仍能看出之前的溝溝坎坎、彎彎繞繞。

可以想像出,這裡18年前真是個十足的不毛之地。

如今回望,如果回到原點,我會在女兒嫁人前,多聽聽她的意見,多接觸接觸親家,了解了解將成為女婿的人,有一個什麼樣的原生家庭。

決不能憑自己的直覺,決定孩子的人生。


相关文章

  • 女兒遠嫁甘肅十幾年,年邁父親扛被子跋涉千里送溫暖:滿滿的父愛
  • 去城裡看女兒,他們拿一碗剩飯給我吃,轉身回去時我卻給他們50萬
  • 女子在家囂張跋扈,看婆婆老了竟逼婆婆過戶房產,婆婆:死都不給
  • 女友要求子隨母姓,我媽:結婚費用你出,娃我不帶,財產只給你哥
  • 弟弟離婚後,跟著我養老的我媽,把侄子接了過來,我讓她一起搬走
  • 老公去世兒媳照顧婆婆反被趕,再婚當天婆婆拿出遺囑,才知錯怪她
  • 我與老伴搭夥8年沒領證,他去世後我要走,他兒子:這10萬您拿著
  • 帶老公去閨蜜家修水管,用老公手機點外賣後,我的婚姻結束了
  • 我請鄉下公婆來住新房,他們卻選擇住旅館:房子太好,我們住不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