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禮越少,婆家對你就越不重視,因為覺得你便宜,娶你不費勁」

2024-02-27

01

今天聽同事講了一件事,覺得挺感慨的:

女孩莉莉(化名)和母親因為彩禮一事吵得是臉紅脖子粗。

莉莉有一個談了一年半的男朋友,兩個人感情很好,各方面也都合得來,他們互相見了對方的父母,眼看雙方父母都沒有反對,於是便把婚事提上了日程,並且約好了時間、地點讓雙方父母坐在一起談一談。

原本莉莉和男友都以為既然父母們都無異議,那麼,見面談事應該會很順利,婚期也一定能儘早定下來,誰知,雙方父母見這一面,不但弄得不歡而散,而且還讓莉莉和母親起了衝突。

至於原因,就是彩禮的金額談不攏。

莉莉和男友都是普通家庭,家庭中的人員關係也很是相似,莉莉有一個已經結婚的哥哥,男友有一個已經結了婚的姐姐。

本來莉莉想的是兩個家庭都是有兒有女,那麼在婚事上,父母們肯定會有很多相同的想法,畢竟都要經歷嫁女兒、給兒子娶媳婦這些過程,未曾想,父母們的想法完全難以達成一致。

莉莉男友的母親表示,孩子們若是結婚,他們手頭兒只能拿出34萬塊錢,怎麼分配可以全看兩個孩子的意思:可以全部用來付房子的首付,也可以用一部分付首付,一部分留下辦婚禮、給彩禮,至於車子,以他們家目前的條件來看,暫時買不起。

對於男方說出的條件,莉莉的母親挺不滿意,她覺得結婚本來就是大事,應該一碼歸一碼,不能弄得馬馬虎虎,拿多少錢買房子,多少錢給彩禮、辦婚禮,都要提前說清、談好,也省得到了結婚那一天,哪一方臨時反悔或變卦。

說完,她也提了自己的條件,買房的話,按照兩個年輕人工作地的房價來看,一般八九十平的房子就要準備三十萬左右的首付,車子可以不買,但婚禮要辦,可以不那麼隆重,彩禮也必須得有,且不能低於十萬。

莉莉母親這些條件一說完,男方的父母當下就犯了難。

都是普通人家,大半輩子辛辛苦苦就攢了這些錢,真的是再也拿不出更多,總不能孩子結個婚,兩個老的一大把年紀了還要再出去借錢吧?就算是借,那麼以後這個錢誰來還,是他們當父母的還,還是讓兒子也幫著還?

「那個,我們要是真有那麼多,肯定不會藏著掖著的!也沒這個必要,畢竟也想讓孩子過得好一點、壓力少一點。看在兩個孩子感情那麼好的份上,咱們能不能適當降低一下要求?作為父母,我們健健康康的、身上也沒有外債,其實也是間接幫孩子們減輕了壓力,因為你閨女若是嫁了過來,我們要是再找兒子要錢,說到底,最後還會變成他們這個小家去承擔。」

莉莉的母親笑了笑,「現在誰家嫁女兒不是都要有車有房有彩禮的,這是習俗,也不是我們開口亂來的!你自己也有閨女,你閨女也嫁過人,當初肯定也要過彩禮,咱們兩家都是一個市的,就算沒有屬於一個縣的,但離得也不太遠,習俗也差不太多,這些你們應該都懂的呀!」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見莉莉的母親沒有想讓步的意思,男方的母親輕嘆了一口氣,「我明白,但是我們家不是你想的那樣。我閨女前幾年出嫁,女婿家就花了15萬多點在縣城買了套房子,彩禮當時我也提過,但是女婿家拿不出來,我們就沒再要一分,還給了閨女五萬塊,算是給她的陪嫁,至於婚禮,兩個孩子為了省點錢都是只邀請了雙方父母坐在一起吃了頓飯。當時就是覺得女婿只要人好、對我閨女好,我們老的就放心。其實做父母的,不就是希望看到孩子們幸福快樂的生活嗎?你閨女嫁過來,我們不在意給不給陪嫁,以後全家也一會好好待她的,我們不是不明事理的人。」

莉莉的母親搖了搖頭,沒再搭話,大概過了十分鐘後,她說了一句「你們回家再好好想想?真是不行那就說明咱們沒緣分做親家」,之後,拉著莉莉就往包間外走。

可能是覺得莉莉的母親態度太過強硬,男方母親沒再挽留,還當場表了態:「不用回去想了,就這吧!」

如此,兩方父母不歡而散。

02

想到自己和男友的感情可能會因為雙方父母沒能談妥而結束,回家的路上,莉莉勸母親,為啥非要說話那麼沖、那麼強硬,明明可以好好商量的問題為什麼就不能適當地做些讓步?

母親一臉不滿,「這還沒嫁出去呢,就心疼未來的婆家了?我給你說,女孩子嫁人,房子和彩禮是一定要有的,房子讓你有一個安身的地兒,彩禮呢,讓你婚後遇到難處時能應個急,你可不要被男方家人給矇騙過去了,我就不信他們家嫁閨女時沒要彩禮?我還就告訴你,彩禮必須得要,彩禮越多,婆家對你就會越重視,因為你是他們花了錢、費了勁兒娶進門的,他們多少都會珍惜,彩禮越少,婆家對你就越不重視,因為覺得你便宜,娶你不費勁兒,即便是你遇到了矛盾要離婚,他們心裡還會想還可以花錢再娶!」

莉莉覺得母親的想法太偏激:彩禮不是想要多少就一定得讓男方拿多少的,還得看男方的家裡能不能拿出這麼多錢,拿得出不願給你,那樣的婆家要慎重嫁,同樣,婆家明明拿不出那麼多錢,女方非要那麼多彩禮,那不是凈找事嗎?更何況,彩禮的多少怎麼能和婚姻的幸福掛鉤呢?誰能保證彩禮給得多了,女人就會過得幸福、會被男方以及婆家一直當個寶,會一輩子都不離婚?

「媽,說到底,嫁人和娶媳婦都是要看人品的,我都考察過多次了,他和他父母都不錯,家風也挺好的,你就別再提那麼高的要求了!好嗎?」

然而,不管莉莉怎麼規勸,她的母親執意聽不進去,非說絕不會找一個「硬體都不達標」的女婿。

女兒願意嫁,覺得好不容易遇到一個靠譜的人,母親呢,認為未來女婿拿不出錢,就算嫁了過去,也會被婆家人看不起,過得也會憋屈,就這樣,因為彩禮,母女兩人鬧得是不可開交。

03

對於這件事,我最感慨的還是:其實,生活中有不少的女人都會拿彩禮的多少去衡量自己在婆家、以及男人心裡的地位,甚至有些人,只要聽說某個女人婚後婚姻不幸,或者被丈夫辜負、婆家刁難,都會把全部的原因歸咎於當初不要彩禮、或少要彩禮。

不可否認,生活中的確有一些女人因為沒要彩禮、少要彩禮而被婆家人輕視,畢竟有的人就是對輕易得來的不報以珍惜,但是也有一些不要彩禮、甚至是裸婚的女人,被丈夫及婆家真心以對,甚至還有一些縱然是要了高彩禮,但婚後依舊和婆婆、丈夫矛盾不斷,婚姻不幸福的女人。

對於彩禮,我個人的看法一直是,可以有,但要在男女雙方都能接受的合理範圍內,男方要真實坦誠,如實說出自己的條件,女方要不虛榮,也不和別人家攀比,畢竟,每個家庭的經濟條件都不相同,沒必要自己結個婚卻要按照別人的結婚模式去「複製」。

就像莉莉所說的那樣,在彩禮一事上,如果男方家庭明明能拿得出女方所提出的彩禮金額,卻故意不給、少給,那麼,這樣的家庭要慎重考慮,當然,如果男方家庭實在是拿不出女方所要求的彩禮,而女方一再地表示拿不出就不結、不願讓步,那麼,這段婚姻可能也不合適。

因為,兩個家庭只有在「錢」的問題上態度一致,沒有分歧,有一個好的商量態度,這樣結合起來的婚姻才更容易幸福。

其實,在嫁娶一事上,不僅考量了兩個家庭之間是否有相同的價值觀念,比如,認可給女方彩禮且能盡力滿足女方要求的家庭,不會覺得女方父母是在「賣女兒」,同樣,能適當尊重男方的實際情況而不固執定下「高標準」結婚條件的,也不會因為男方給不起彩禮就嘲諷、看不起他;

除此之外,通過彩禮也能看出子女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是否「正常」,比如是否是媽寶男、媽寶女,只聽父母的,自己一點主見都沒有。

只能說,那些能被雙方父母認可、順順利利進入婚姻的男女,不但在經濟上門當戶對,而且在精神上更勢均力敵。

婚姻,是離不開一定的物質條件,但最重要的,還是要看男女兩方的人品,以及如何經營。


相关文章

  • 妻子愛慕虛榮太自私,對丈夫各種嫌棄冷嘲熱諷,丈夫無奈要離婚
  • 老公婚後拿錢給弟弟,我不滿,老公卻說:我花自己的錢,你管不著
  • 二婚女人索要20萬彩禮,誰知婚後兩個月就要離婚男人:把錢還我
  • 女人婚後帶繼子進門,誰知遭丈夫驅趕,男人直言不想替別人養孩子
  • 公婆兩面三刀,丈夫支持父母,妻子憤怒:要麼分家,要麼離婚
  • 女孩貸款百萬滿足虛榮心,而後跪求母親賣房替她還債
  • 我坐月子,娘家送來20隻土雞,婆婆說給小姑子10隻
  • 女子在家囂張跋扈,看婆婆老了竟逼婆婆過戶房產,婆婆:死都不給
  • 女友要求子隨母姓,我媽:結婚費用你出,娃我不帶,財產只給你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