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被問及該如何調整駕駛風格時,Bachler表示:「首先必須先確定目的,是要以1088匹的最大馬力狀態下進行單圈成績挑戰的排位賽,還是進行多車同場競技的爭先賽?以如此大動力進行排位賽時,最重要的是能夠盡快讓車輛回正,GT4 e-Performance必須確實通過彎頂點才能全力加速,如此在出彎時就能夠獲得更快的圈速。換言之,必須要盡可能縮短車輛進彎的時間。」
被問到當所有賽車都從油轉電之後賽車手角色面臨的轉變,Bachler表示並不認為GT4 e-Performance與911 RSR這類使用汽油動力的GT賽車會有太大的差異。原廠照片 這就是為何在排位賽模式中,設定必須要非常激進,讓車手能夠盡早踩下煞車。Bachler接著說道:「然而在比賽的設定中,我們的動力輸出『僅』612匹雖然很強勁,但相較全輸出狀態顯然小了很多。在這個階段,駕駛風格和車輛設定都更接近一部內燃機引擎的賽車。」
Bachler給業餘車手駕駛GT4 e-Performance賽車的建議中提到:「首先,最直覺的是車手必須適應如此強勁的性能。GT4 e-Performance的加速性能令人相當難忘,就連專業車手都印象深刻。但一旦適應之後,GT4 e-Performance是相對容易操駕的賽車。」
被問到當所有賽車都從油轉電之後賽車手角色面臨的轉變,Bachler說道:「現在還沒有明確的答案。到目前為止,我們只研究這部原型車,還沒有嘗試駕駛兩部GT4 e-Performance賽車同場競技,因此尚未詳細體驗到在兩部賽車對決時的具體成果。但我並不認為它與911 RSR這類使用汽油動力的GT賽車會有太大的差異。原因很簡單,每個車手都想成為第一個進彎或是第一個出彎的人,這種駕駛方式不會對兩人對決的性質有巨大影響,一切都將回歸到賽車手的本質。」
測試車手並非能夠決定此事的人,Bachler說道:「我們的工作是將原型車送上賽道,並順利運作。未來這部車會如何發展,就讓我們拭目以待。有可能會成立像是Supercup或Carrera Cup一樣的品牌統規賽,或者是不久後會有其它品牌也推出類似的賽車,這樣我們就有機會與其他純電原型賽車一較高下。」這部賽車的可能性並不僅限於封閉賽道,畢竟誰都想在爬山賽中看到像GT4 e-Performance一樣動力強勁的賽車。
藉著參與研發擁有1088匹最大馬力、以純電驅動的GT4 e-Performance,如今Bachler也是最早洞悉純電GT賽事未來將如何發展的人之一。原廠照片 Bachler認為打造一部對使用者友善的賽車對於客戶賽車運動尤其重要。「我從一開始就參與研發,過程相當緊湊,但也非常有趣。極度複雜的測試過程與傳統賽車的測試截然不同。」而一切辛苦已成就豐碩的果實。他說:「我們成功開發出一部跑得快,又容易上手的賽車,這對於未來會駕駛這款賽車參與賽事的人相當重要。這部車強烈的加速度能夠激起車手的所有賽車感官,但卻不會令人不知所措。」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