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給兒媳宣讀「妻子規」,兒子:你能做到一條,也不會被趕出門

2022-04-12     言諾     6134

隨著孫斌懂事長大了,他再也沒聯繫過母親,而母親也從未找過他。

還記得大學入學的第一天,所有的同學都來自五湖四海,一副好不熱鬧的校園美景。

婆婆給兒媳宣讀「妻子規」,兒子:你能做到一條,也不會被趕出門

放眼望去,好像只有他沒有家人陪伴。長期的母愛缺失,也讓他內心嚴重的缺乏安全感。

正因為家境的特殊,所以他比一般人努力,也比別人能吃苦。

在畢業時憑藉自己的努力,找到了一份薪水不錯的工作。

後來又幸運的遇到了曉芬,而她的出現給孫斌幽暗的心裡帶來了一絲陽光。

她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靜靜聆聽他的煩惱和瑣碎。

也會在孫斌茫然困惑時,給予他一份更好的建議。

兩人的愛情樸實又純粹,所以孫斌拼了命的工作,只想給曉芬一個家。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孫斌在三十歲的時候當上了公司主管,薪水也翻了一倍。

而奶奶和爸爸都拿出這些年攢的錢,給孫斌付了一個首付,催他和曉芬趕緊把事辦了。

於是孫斌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給了曉芬一個滿意的婚禮。

結婚當天母親自然沒有來,可他沒想到婚後的某一天,他的安穩日子再一次被母親的到來打破了。

婆婆給兒媳宣讀「妻子規」,兒子:你能做到一條,也不會被趕出門

原來母親知道他工作成家後,就一直蠢蠢欲動,想要和他修復母子關係。

可又怕費神花錢,就暗中等待著機會。

現在終於等到孫斌結婚了,他這個媽倒想前來坐收漁翁之利了。

於是孫斌接到了母親的電話,而她的語氣里也透露著諂媚和討好。

不僅表示自己現在過的很苦,還希望孫斌能把她接到家裡一起聚聚。

雖然孫斌對母親遲來的問候顯的有些反感,可一想到畢竟是自己的親媽,就心軟同意了。

得到准許後,母親就小心翼翼的來到了孫斌家小住,對待兒媳也是彬彬有禮。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孫斌發現母親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不僅對他有時候愛搭不理,還開始使喚媳婦曉芬伺候她。

不是讓曉芬把她換的衣服洗了,就是讓她下樓買些高檔水果給她吃。

甚至還給兒媳曉芬宣讀了一份妻子規,就連做飯的食材都要按她的意思來。

規定里告訴她在家裡該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都要銘記於心。在外面說話更是要得體大方,不能讓婆家人丟面子等。

曉芬整套規矩聽下來氣的臉都紅了,沒等婆婆說完就奪門而出,扭頭就把委屈告訴了丈夫。

孫斌也沒想到母親能過分到這種地步,就趕緊找到了母親想談談。

可到家後還沒開口,母親就惡人先告狀,說媳婦曉芬沒家教,給她摔門擺臉色。

孫斌聽完後不耐煩的說道:「行了,你說的是什麼妻子規吧。」

母親一聽理直氣壯的說:「是我定的,我那是為你好兒子。」

孫斌直接打斷道:「是嗎,你為我好。要是你能做到一條,也不會被趕出家門。」

看到孫斌一臉的恨意,母親雖然氣惱但也不敢立刻發作。

可孫斌沒準備放過她,直接開始收拾她的行李,讓她當天立刻走人,回到她的出租屋。

此時孫斌母親才真的慌張起來,畢竟年紀大了找不到工作,此時能依靠的也只有孫斌了。

可無論怎麼說,孫斌都堅定的要求母親立刻離開他家……

案例中的孫斌最終是趕走了胡鬧的母親,保護了自己的愛人。

這也告訴我們老人在年華逝去後不僅要講德行,更要謹記以下兩點原則。

婆婆給兒媳宣讀「妻子規」,兒子:你能做到一條,也不會被趕出門

02

一:要想子孝,父母要先立行。

每一個老人,都希望自己的晚年能幸福安康,子孫孝順。

可別忘了,孩子對待父母的態度,其實早就是已經註定了的。

如果父母稱職,在孩子幼時給予足夠的關愛和照顧。

那麼孩子在長大後,就會用相同的方式去對待自己的父母。

說到底,這是先天的基因遺傳加潛移默化的影響決定的。

所以道理是很明顯的,那就是要想子孝,父母就要先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