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韓國柳永哲前因後果

2024-02-28     緣分     4587

"今人表似人,獸心安可測"——孟郊(唐)《擇友》

2008年,一部名為《追擊者》的電影在韓國上映,精彩之餘也令觀眾不寒而慄,原因無他,劇中的主角實在過於扭曲可怕。

但出人意料的,是這部影片的靈感來源根據真實案件改編。沒錯,這部影片背後的故事真實存在,它的故事原型,即是曾引起韓國全國百姓極大恐慌的"柳永哲事件"。而本文所揭秘的,即是這場昔年噩夢的前因後果。

出身卑微,人生不幸

2004年,一場大案——頭號狂魔"柳永哲事件"的告破,在全韓掀起一場輿論風暴,此案在韓國史上前所未有,案情之嚴峻,說是一場腥風血雨,亦不為過。

在整個韓國社會掀起一場軒然大波的同時,也將柳永哲推上了風口浪尖,百姓們在恐慌之餘,亦在好奇這隻人形惡獸究竟經歷了什麼才會扭曲至此,反思是何種的社會矛盾才會孕育出這樣一樁人間慘劇。

終年34歲的柳永哲,自2003年9月中旬始乃至2004年7月中旬止,前後不足一年時間,將將300餘天,竟迫害了至少19人,受害者的喪生範圍涵蓋底層婦女、富有老人、弱勢群體。

且據柳永哲被捕後向警方交代,樁樁惡行,實在罄竹難書。從柳永哲的過往經歷上追究犯案緣由,不無收穫。他出身貧寒,生在漢城一戶底層家庭。內心的扭曲變態,坎坷的生活經歷,脫不開干係。

自青少年開始,柳永哲便飽嘗人間辛酸,雙親離異、父兄早逝、自身更患有家族遺傳的精神病和癲癇。從小貧苦的柳永哲,艷羨並痛恨著上流社會的富裕安逸,而他滿足內心幻想釋放心中不甘的方式,就是屢教不改的犯罪。

從高中輟學開始便屢屢鋃鐺入獄,而往復頻繁的獄中生活,不僅讓他與社會嚴重脫節,更讓他的內心漸漸變得陰冷而極端。促使柳永哲走上這條血路的,大概是在2002年他第11入獄期間發生的一件事。

在這次入獄期間,他的妻子對這位失格的丈夫忍無可忍,終於提出了離婚,為了徹底遠離罪犯前夫,這個苦命女子甚至不惜帶著兒子遠走異鄉。

但柳永哲非但不知悔改,甚至將妻子的離開歸咎於嫌棄他一無所有,並開始對富裕人群產生強烈的仇恨,將自身的不幸,都歸咎於富人的資本剝削。

戕害無辜,惡行昭彰

2003年九月,柳永哲恢復了自由之身,但他卻感受到了無處不在的淒涼和壓抑不住的恨意。家破人亡、舉目無親、妻離子散、一貧如洗,自己更是因為厚重的前科,讓本就不多的熟識皆視他為過街老鼠。

失敗的生活、重疊的不幸,讓這個有嚴重精神病史的癲癇患者再度崩潰。而這個極端失敗者在崩潰過後,已然重生為殘暴的魔鬼使徒。決定向社會伸出復仇之手後,柳永哲經過了深思熟慮的策劃和踩點。2003年9月24日,柳永哲一手導演的慘劇拉開了帷幕。

第一位受害者居住於柳永哲在漢城江南區住所旁的高檔社區,是一位已逾越古稀的李姓老教授。在殺人魔的眼中,老教授犯下的"過錯",只是住在高檔社區,過著相對富裕的生活,而第二位受害者,就是老教授的妻子。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