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就是不斷的適應再適應。" ——哈代
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裡,每一秒都和上一秒不一樣,更別說十年前風靡的職業會不會在十年後繼續吃香。時代在進步,被時代牽著鼻子走的大多數人也必須跟緊時代的腳步,才能夠維持生活不掉隊。
上個世紀風靡的BB機如今早已被智慧型手機甩到了十萬八千里之外,上個世紀流行的影片室如今也都成為了和電影院競爭失敗的炮灰……
在戰國時期一度達到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盛世程度的忍者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日本的最後一個忍者也將親手結束歷史教給他的使命,正式寫下忍者這部巨著的最後一章。
如今已經七十歲高齡的日本老人川上仁一是日本的最後一名忍者,從18歲時就成了日本甲賀流派的第二十一代掌門人起,川上仁一就是為了成為最後日本一名忍者,在他的計劃里,他不打算再招收弟子,他將親手結束忍者的歷史。
直擊最後一個忍者的真實生活
川上仁一於1950年出生於日本福井縣若狹町,而他的師傅是當年從滋賀縣甲賀市來到若狹町的外來務工人員。在川上仁一六歲時,師傅便開始親手教授他有關手裏劍的使用方法。
六歲拜師學藝的記憶在川上仁一的腦海里已經模糊了,他只記得自己當時穿著僧人的衣服。拜師結束之後,川上仁一便開始了每日不間斷的練功生活,但是當時年幼的他並不知道自己每天都在學習的是什麼。
直到有一天"忍術"這個詞出現在他面前,他才意識到,自己正走在成為一名"忍者"的道路上。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忍者,是十分困難的。
川上仁一每天都要被迫練習和學習很多的項目,這些項目不僅包括飛鏢這些基本功,還包括心理、精神、天氣、定力、毅力等多方面會影響到"忍術"學習的科目。
為了訓練一名忍者該具備的專注度,川上仁一會盯著一根蠟燭的燭心一直看,直到能夠感覺到自己仿佛身處在燭光之中才會停止訓練。更加令人驚奇的是,川上仁一為了練習專注度還會去一遍又一遍的訓練聽針掉在地上的聲音。
從最初的被師父逼迫著每天訓練這些內容到現在,川上仁一已經把這些都作為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每天必須要練習這些就像是他每天都要吃飯一樣,"忍術"已經融入在了他的身體之中。但是他還是公開表示,稱自己將不再招收弟子學習忍術,因為這個時代已經不再需要忍者了。
忍者
"忍"在漢語裡是"隱忍"的意思,而"忍者"就是在古代日本一種受過特殊教育機構的教育的,被施以特殊"忍者訓練"而產生出來的特戰殺手和特戰間諜。
"忍者"這個名字正式得名是在江戶時代,但是忍者的歷史卻可以追溯到年代更久遠的時代。忍者的主要工作是為主君進行秘策、破壞、暗殺等行動,包括收集敵方的前線情報、攪亂敵方後援基地等等的諜報行動。
一旦成為了"忍者"就必須做好一輩子隱姓埋名的準備,和黑暗世界成為朋友,並且不能夠留下任何有關自己的足跡。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通常會在陰天或者夜晚潛入敵方陣地的忍者總是全身穿著深藍色的衣服,因為黑色更容易讓敵人辨識清楚自己的輪廓。如果碰到了灰色或者是月明星稀的夜晚,忍者們還會將自己的裝束換成灰色或者茶色。總之就是一句話,極盡全力的將自己在這個世界上隱藏起來。
為了能夠行動穿梭在城市之間時檢查過關,忍者們使用的武器一般都是有農具和一些日常必備的工具改裝成的武器,並且他們也會將自己裝扮成農夫的模樣。很多奇形怪狀的忍者武器只有製作者才知道真正的使用方法,而這也就是為什麼那些流傳下來的忍者武器看起來都是十分的怪誕。
身為一名忍者,除了一些外在的必備物品,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自己的體重,能夠單手撐起自己,因為很多時候,忍者都必須懸掛在樹上或者是屋子裡的支柱上。如果身體髮膚,那將會給自己帶來致命的威脅,一般忍者都不會讓自己的體重超過六十公斤。
除此之外,忍者還不可以吃一些帶有強烈氣味的食物,這樣會讓他們更加容易暴露自己。忍者的一生都被"隱藏"這個詞包裹住了腳步,沒有自己的生活,也沒有自己的感情這是十分痛苦的。
現代社會的不適應
快速發展的今天,早已是一個信息透明的時代,沒有任何的辦法能夠讓一個存心掩藏自己的人稱心如意,無處不在的監控讓忍者們根本無法靠近那些需要被探取情報的人們。
更何況在川上仁一的真實忍者生活里也可以了解到,作為一名忍者是十分辛苦的,而這種辛苦程度是現在常人無法忍受的。在忍者的思想里,要麼忍,要麼死,與現在社會的主要價值觀也是不符合的,因此忍者已經不再被這個社會需要,也不再被這個社會包容了。
川上仁一現在也已經暴露在了社會大眾的眼前,不再是一名真正意義上的忍者,現在的他是三重縣伊賀市的"伊賀流忍者博物館"的名譽館長,負責宣傳有關忍者的一些文化信息。
八年前,川上仁一還因為被譽為了"日本的最後一名忍者"成為了三重大學社會聯合中心的特聘教授,專門開辦一些有關忍者的講座。
現在的日本,忍者文化甚至還成為了一大旅遊熱點,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會去體驗一下有關忍者的一切,留下與忍者服合影的照片……忍者已經被時代淘汰,成為了人們關於精神的一場懷念,曾經在歷史上的輝煌也都成了過去再也無法光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