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夫尋妻 終身事佛
兩人婚後的生活還算是幸福,只是有一點瑕疵:張晶英20年來一直沒有生育。
孫立人倒是不急於子息繁衍之事,只是張晶英沒有生育能力這一點,可急壞了孫立人的母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話運用在那個封建的年代是一點不假,兒媳一無所出,這就代表著孫家的香火豈不是要就此斷絕!
最開始,婆婆也為孫立人物色了好些填房,都是溫柔美麗的女子,但是孫立人看都不看就直接拒絕。婆婆理所當然的認為是當家主母張晶英不讓納妾,於是很生氣的去找她理論:「你不能生育,便就像一隻母雞不能下蛋,縱然這樣,也不能讓孫家絕後呀。」
婆婆的話雖然難聽,但是也確實說進了張晶英的心裡,是呀,自己不能生育。丈夫對自己這麼好,自己卻一個孩子都生不出來,這不是愧對丈夫和婆母嗎?幾番思量下,張晶英做出了一個決定——為丈夫納妾。
她親自物色了一個名字叫做張美英的家庭護士:她長相漂亮、年輕,又會照顧人,定能夠代替他將丈夫照顧得很好。最開始,張美英還很羞澀,認為自己配不上將軍,但是張晶英非常堅持,她告訴張美英:「有你在,將軍才會沒有後顧之憂的做出大事來!」
她將孫立人連哄帶騙的與張美英圓了房。自此以後,張家的夫人不是張晶英,而是張美英。
一來,張晶英雖然親手為丈夫物色了新的妻子,但是多年的情愛是做不得假的,讓她生活在府中繼續看孫立人和張美英恩愛,她做不到。二來,她信仰佛教已久,盼望著那種清粥小菜的生活已經很多年了,只是此前苦於自己的將軍夫人的身份,一直未能實現,如今為丈夫找到了更適合他的妻子,她也能夠放心離去了。
自此,張晶英宣布削髮為尼,給自己取了一個法號叫做「清揚女居士」,後來的餘生,她都用來陪伴青燈古佛,宣揚佛學,此後再也沒有回過孫家,在他心中,前半生的情愛纏綿,都已經像是過往雲煙,隨著時間的過去而消散了。1992年,她圓寂南京,享年80歲。
張晶英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長的是年齡,短的是她真正的人生。也許自從那年南京的驚鴻一瞥,便決定了這段婚姻的悲劇性。時代之下,他是將軍,那麼她必須是賢妻。感情中沒有誰對誰錯,錯的是時代,一切都抵不過一句「造化弄人」罷了。
文/風吟槍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