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阿姨的兒子從小嬌生慣養,習慣了舒適的工作,因此他的工資並不高,只能維持自己的生活,而兒媳小蘭婚後沒多久就懷孕了,也只能辭職在家好好養胎待產,小兩口的本來習慣了大手大腳,小蘭沒了工作,陳阿姨兒子只能偷偷刷信用卡度日。
終於陳阿姨抱上了孫子,這件事讓陳阿姨非常開心,小兩口希望孩子滿月酒收到的人情往來都歸他倆所有,陳阿姨一時高興,想著他們以後用錢的地方多,也就答應了。
然而小兩口收到的錢,只夠補足信用卡的漏洞,孩子的出生卻是格外大的一筆開銷,奶粉,尿不濕,日常用品,保險,預防針等等,讓小兩口焦頭爛額,最終陳阿姨兒子沒辦法,只能求陳阿姨支援。
也就是在陳阿姨這一次又一次的經濟援助,讓小兩口越來越不思進取,某天陳阿姨發現自己的積蓄不多時,一家人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爭吵,雖然後來事情平息下來。
但陳阿姨卻發現了自己犯下了大錯,她的溺愛,讓兒子產生依賴,根本沒有承擔起一個丈夫,父親,兒子的責任。也是這種慣性思想,令小兩口養成了大手大腳的毛病,如果再繼續下去,後果不堪設想。想到這些以後,從此陳阿姨再也不給他們提供經濟幫助。
人性的陰暗是非常可怕的,當陳阿姨不再給他們錢時,陳阿姨兒子開始責怪起母親,兒媳最初也是覺得婆婆小氣,到後來小兩口矛盾終於爆發了,並一發不可收拾,最終兩個人選擇了離婚,陳阿姨說什麼,再做什麼都於事無補,也許離婚對於整個家庭來說,是最好的結局。
陳阿姨說完,不禁潸然淚下,最初她以為自己是在幫他們,到後來才明白,這麼做只是害了他們!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們的路應該他們自己走,他們的責任應該自己承擔,陳阿姨的好心,到最後卻變成了他們離婚的導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