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20日,中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
在此之前,澳門被葡萄牙侵占了112年,中國與葡萄牙在關閘兩側均設有各自的崗哨,並用一個木馬作為雙方的界限標識。
1952年7月25日,一名非裔士兵多次在崗哨巡視之時將腳伸進關閘的中立區,我邊防部甘九團一連一排一班值守士兵並未理睬,非裔士兵開始了進一步動作,向我方士兵吐口水,待看到我方士兵仍不為所動之時,這名非裔士兵開始得寸進尺,直接踏入了中立區域,將作為雙方界限標識的木馬推向我方。
這一舉動徹底惹惱了我方士兵趙學登,隨即他向該名非裔士兵打手勢警告。
駐澳葡兵
非裔士兵對於我方士兵的警告不予理睬,反而變本加厲,更是召集了9名非裔士兵集體向我方展開挑釁,並將木馬向我方警戒線繼續推進。駐守崗哨的我方士兵趙學登見警告無效,為避免事態進一步發展,準備上前進行施壓。
趙學登衝到非裔士兵面前,抓住「肇事」非裔士兵將之摔倒在地,見該名非裔士兵繼續負隅頑抗,我方士兵寧勝業前來增援,一起將之制服。
葡方士兵見狀,又招來六名非裔士兵妄圖將被我方制服的非裔士兵搶奪回去,正準備換哨的三班班長宋有增見我方勢弱趕來增援。
不曾想,宋有增剛來到崗哨前,便被一名非裔士兵拿刀刺來,宋有增措不及防之下,左中臂和右中指均被刺傷,至此,事態隱隱向著不可控的方向發展。
我方士兵見宋有增被刺傷,紛紛趕往崗哨邊界處增援。對面的非裔士兵見到大批中方士兵前來,舉槍向我方士兵射擊。
19世紀的澳門港
宋有增不顧傷痛,在毛主席「既不主動惹事,也不示弱」的主導思想下,指揮我方士兵展開回擊,並將刺傷自己的非裔士兵成功擊斃。雙方激戰進行了十多分鐘,最終,非裔士兵在我方猛烈炮火下潰敗而逃。
此次激戰,以我方的勝利告終,葡軍多名士兵受傷,一人陣亡。
擊落國旗惹怒中國
事件發生後,葡方士兵並未就此作罷。
次日,六名非裔士兵來到關閘中立區,繼續將木馬向我方警戒線推進,更有一名非裔士兵越過警戒線向我方士兵開了一槍,我方士兵隨後展開回擊,再次將葡方士兵打得龜縮在地堡內不敢回擊。
非裔士兵見敵不過我軍猛烈的炮火攻勢,隨即調轉炮口,轟擊向了我方境內的民房,造成十餘間民房被炮火摧毀,更有村民因此殞命。
隨著中葡兩軍在澳門邊界線衝突的愈演愈烈,相關部門不敢有所隱瞞,將事情始末彙報給了中央。毛主席在了解事態經過之後,當即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沉重打擊葡萄牙軍隊的挑釁行為。
毛主席
7月28日,一名非裔士兵開槍向我軍哨所的國旗射擊,國旗應聲落地。這一舉動,無疑是對中國的嚴重挑釁,傷害不高但侮辱性極強。
國旗象徵著國家的臉面,容不得忽視。
我方戰士邢起與蘇廣照在經上級批准後,趁黑夜來到了哨所,試圖將國旗重新豎起。
不料,這一舉動被非裔士兵發現,就在二人將紅旗剛剛升起後,非裔士兵在碉堡內展開射擊,國旗再次應聲落地。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非裔士兵隨後將槍口對準升旗的邢起與蘇廣照二人,邢起不幸中彈身亡。
我方見到邢起陣亡,紛紛舉槍予以回擊。與邢起一同來到國旗下方的蘇廣照在戰友火力的掩護下,不顧及個人安危,讓五星紅旗重新在邊界處升起。
非裔士兵看到中方紅旗再次升起,炮火更加猛烈,蘇廣照在國旗重新升起後,轉過身加入了反擊隊伍中。
在激烈的炮火中,蘇廣照被非裔士兵的子彈擊中,隨後趕來的邊防檢查站女衛生員曾萍將蘇廣照抬上擔架送往醫院治療。
在被擔架抬走的前一刻,重傷的蘇廣照對衛生員懇求道:「我傷得不重,你們將我抬到陣地上,我要繼續戰鬥,要為我的連長邢起報仇。」
這一請求沒有得到曾萍的同意。隨後,蘇廣照用顫抖的聲音問道:「紅旗...在...飄....嗎?」在得到曾萍的肯定答覆後,蘇廣照閉上了眼睛,最終,蘇廣照因失血過多而犧牲。
非裔士兵對我軍的挑釁並未就此結束,當天,喪心病狂的非裔士兵又將槍口對準了我國往來於廣州--澳門的「新明星」號客輪,造成9人受傷,1人死亡。
葡方舉動激怒了中央,毛主席下令:不惜一切代價給與葡方迎頭痛擊。
我方士兵在得到毛主席的授意後,對於葡軍的挑釁行為不再忍讓,公安第10師集中火力對準葡方展開猛攻,多名非裔士兵受傷,兩名非裔士兵死亡。
在這次關閘衝突事件中,葡方士兵先後向我方士兵主動挑釁多達8次,共計發射炮彈490發,機步槍子彈2萬多發,我方還擊炮彈109發,機步槍子彈8820發。
事件導致我軍30名士兵受傷,2人陣亡;葡方14名非裔士兵受傷,5人陣亡。
面對我軍的瘋狂炮火,葡軍意圖侵略的舉動被徹底粉碎。為此,葡軍向美英展開求助,意圖聯合美英對中國共同施壓,逼迫我軍妥協。
斷澳補給逼妥協
雙方局勢劍拔弩張,我軍嚴厲警告葡萄牙政府,本次事端的產生,始於葡方士兵的挑釁且葡方士兵率先開火,應該承擔本次事端的全部責任。
中央政府在對中葡當前局勢進行詳細分析後提出,葡方之所以敢在這時候挑起爭端,一方面是背後有美英等敵國在撐腰;另一方面,我軍在朝鮮戰場投入了大量精力,葡方認為我軍沒有更多的精力去與葡方開戰。
在經過討論後,中央政府認為欲要取得此次爭端的勝利,關鍵在於如何使葡軍屈服。
澳門雖然在經濟層面較為繁華,但是物資供應多源於大陸。若切斷大陸對澳的補給,勢必會對葡方軍隊給予致命打擊。
關閘: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與廣東省兩個陸路通道出入口的其中之一
8月2日,中央政府下令「關閘」,取消對澳門境內的全部物資供應。同時,中央從野戰部隊調來一個一二零榴彈炮連,進一步強化澳門邊界線的警力部署,對葡方嚴陣以待。
「關閘」政策的出台,讓葡方猶如熱鍋上的螞蟻,這招釜底抽薪與中央的預想如出一轍,葡方果然坐不住了。
葡萄牙駐澳門總督史伯泰看到事態在朝著不可控的方向發展,慌忙找來時任澳門經濟局長的羅保,就如何打破目前澳門的不利局勢進行商議。
史伯泰沒有想到中方對於葡方的挑釁,反應會如此激烈,更沒有想到中方會打出「關閘」這張牌。無論是葡方政府,還是中央政府,都知道「關閘」政策若長期施行,葡方必然會承受不住壓力而妥協,這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此時的史伯泰迫切想和中央軍達成和解,但由於此時的中葡兩國並未建交,無論是葡萄牙政府,還是澳門官方,都無法出面與共軍協商。
史伯泰
史伯泰在與其他高層商討後,認為可派遣民間代表與中方的民間代表進行商討,將雙方的意圖進行有效傳達。但派遣誰去與中方民間代表溝通,又是擺在史伯泰面前的一道難題。
最終,在負責澳門經濟和文化事務的羅保舉薦下,史伯泰派出了澳門商會正副會長何賢、馬萬祺共同前往。
史伯泰意圖通過何賢、馬萬祺等人向中央政府傳遞出一個信號:葡方無意將事態進一步惡化,希望雙方能夠平下心來解決此事。
馬萬祺連夜前往時任中共華南分局統戰部部長的饒彰風處,將史伯泰期望談判的意圖進行了彙報。
葉帥制定三條約
中央政府見到史伯泰主動尋求和解,意識到「關閘」策略取得了顯著成效,史伯泰已經坐不住了。
8月10日,華南分局第一書記、廣東省政府主席葉劍英緊急召開會議,會上,一眾政府官員對是否與葡萄牙政府談判以及如何談判展開了探討。
一部分官兵提出,既然要打就往大了打,再向澳門邊界處增加兵力,給葡萄牙政府施壓;更有部分官兵提出,「關閘」策略初顯成效,葡萄牙政府已經慌了,不如趁熱打鐵,一舉奪回對澳主權。
葉劍英
葉劍英聽聞眾人的發言後,說道:
目前中國剛剛解放,時局未穩,百廢待興。中國在農業、工業乃至軍事等各個方面都相對落後,西方列強正對新中國虎視眈眈,此時不宜與葡萄牙展開大規模戰爭。葡萄牙與美英等西方國家不同,是一個不斷衰落的帝國主義國家。毛主席說過,在處理國際關係時,大國從嚴,小國從寬,要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集中優勢力量對付主要敵人。像葡萄牙這樣的小國家,應該以拉攏為主,避免將其進一步推向英美等帝國主義一方。另外,一旦我軍與葡萄牙間的事態進一步升級,勢必會殃及澳門當地居民,這有悖於澳門地域的經濟發展。而且,自韓戰爆發以來,美帝國主義對中國進行了貿易封鎖,香港與澳門作為目前最主要的貿易中轉站,尚不具備收復條件,時機還未成熟。
葉劍英一番話下來,眾人憤懣的情緒有所緩和。葉劍英接著說道:「雖然不能將事態進一步惡化,但這件事情的爭端是葡萄牙政府引起的。國際上都在關注中國在此時的處理方式與態度,在這種關鍵時期,堅決不能夠草率行事。我們可以接受與葡萄牙政府的和談,但是必須建立在某種條件下。」
葉劍英提出:目前中葡兩國尚未建交,由時任港澳工委副書記的黃施民和省外事處處長曹若茗出任中方代表,與澳門授意的民間代表去進行談判。
愛國澳商何賢
就這樣,以黃施民、曹若茗為首的中方代表與以何賢、馬萬祺為首的澳門代表進行了談判。
在談判中,中方代表提出,葡萄牙政府與中方政府和談需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第一,葡萄牙政府要為此次爭端向中方道歉,同時端正態度,保證不再發生類似事件;
第二,葡萄牙政府向中方保證不再進入中立區域挑釁,同時從原先警戒線向後撤退50米;
第三,葡萄牙政府需要向中方賠償損失4.4億舊幣。
談判結束後,何賢和馬萬祺將中方的要求傳達給羅保。羅保聽聞不敢怠慢,隨即向葡萄牙當局進行了轉達。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史伯泰經過考慮之後,只同意了中方代表提出的第一條要求,拒絕答應後兩條要求。
次日,何賢和馬萬祺向中方代表轉達了葡萄牙政府的意見。中方代表告知何賢和馬萬祺等人,葡萄牙政府如果不答應上述的三個條件,中央政府將拒絕進行和談,同時讓馬萬祺轉告史伯泰,中方拖得起,就是不知道葡方能不能拖得起。
馬萬祺
侵略美夢成泡影
何賢和馬萬祺洽談未果,將中方的態度轉告史伯泰,同時對史伯泰分析道:如今的中國政府不再是百年前的清政府,中方如果繼續施行「關閘」政策,葡方在澳門將會舉步維艱。沒有大陸的物資支撐,澳門撐不了多久。
史伯泰聽聞馬萬祺等人的分析,於當晚將此次談判的情況向葡萄牙政府進行了彙報,同時向葡萄牙政府強調,中方在此次中葡爭端問題上態度強硬,若不答應中方的條件,中方將會一直對澳施行「關閘」政策,屆時葡萄牙政府在澳門將面臨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面,中方甚至會藉此機會收回澳門主權。兩權相較取其輕,不如答應了中方的條件。
葡萄牙方在經過多方權衡之後,不得已,最終答應了中方提出的條件。
1952年8月23日,關閘事件爆發近一個月後,羅保與何賢和馬萬祺一行人前往中山縣同中方代表談判。此次談判中,羅保代澳門當局答應了中方提出的三個條件,簽署了道歉書,向中方賠償各項損失4.4億舊幣,同時從原先警戒線向後撤退50米,並向中方鄭重聲明,不會再出現類似的挑釁事件。
關閘事件的談判
8月25日,中央政府解除了對澳封鎖。
至此,關閘事件以葡萄牙政府的妥協收場,中方以強硬姿態捍衛了國家榮譽與民族尊嚴。此次事件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最終的處理結果令世界譁然。以美英為代表的列強國家終於意識到:目前的中央政府不再是百年前任人欺凌的清政府。
1974年,葡萄牙本土爆發「康乃馨」革命,葡萄牙當局被人民群眾推翻,葡萄牙重新成為西方民主制國家,新政府為鞏固勝利果實,強化對於國家主權的控制,向世界宣布放棄所有曾經的海外殖民地,將重心轉移到國計民生,強盛一時的葡萄牙帝國最終走向沒落。
1986年6月,中葡在北京就澳門問題舉行首輪會談。
澳門回歸
1987年4月13日,中葡兩國政府簽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國政府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宣布澳門地區(包括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是中國的領土。
1999年12月20日,葡萄牙政府向中央政府履行了放棄其海外殖民地的承諾,中葡兩國政府在澳門文化中心舉行政權交接儀式,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澳門在被葡萄牙占領了112年後終於回歸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