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史伯泰迫切想和中央軍達成和解,但由於此時的中葡兩國並未建交,無論是葡萄牙政府,還是澳門官方,都無法出面與共軍協商。
史伯泰
史伯泰在與其他高層商討後,認為可派遣民間代表與中方的民間代表進行商討,將雙方的意圖進行有效傳達。但派遣誰去與中方民間代表溝通,又是擺在史伯泰面前的一道難題。
最終,在負責澳門經濟和文化事務的羅保舉薦下,史伯泰派出了澳門商會正副會長何賢、馬萬祺共同前往。
史伯泰意圖通過何賢、馬萬祺等人向中央政府傳遞出一個信號:葡方無意將事態進一步惡化,希望雙方能夠平下心來解決此事。
馬萬祺連夜前往時任中共華南分局統戰部部長的饒彰風處,將史伯泰期望談判的意圖進行了彙報。
葉帥制定三條約
中央政府見到史伯泰主動尋求和解,意識到「關閘」策略取得了顯著成效,史伯泰已經坐不住了。
8月10日,華南分局第一書記、廣東省政府主席葉劍英緊急召開會議,會上,一眾政府官員對是否與葡萄牙政府談判以及如何談判展開了探討。
一部分官兵提出,既然要打就往大了打,再向澳門邊界處增加兵力,給葡萄牙政府施壓;更有部分官兵提出,「關閘」策略初顯成效,葡萄牙政府已經慌了,不如趁熱打鐵,一舉奪回對澳主權。
葉劍英
葉劍英聽聞眾人的發言後,說道:
目前中國剛剛解放,時局未穩,百廢待興。中國在農業、工業乃至軍事等各個方面都相對落後,西方列強正對新中國虎視眈眈,此時不宜與葡萄牙展開大規模戰爭。葡萄牙與美英等西方國家不同,是一個不斷衰落的帝國主義國家。毛主席說過,在處理國際關係時,大國從嚴,小國從寬,要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集中優勢力量對付主要敵人。像葡萄牙這樣的小國家,應該以拉攏為主,避免將其進一步推向英美等帝國主義一方。另外,一旦我軍與葡萄牙間的事態進一步升級,勢必會殃及澳門當地居民,這有悖於澳門地域的經濟發展。而且,自韓戰爆發以來,美帝國主義對中國進行了貿易封鎖,香港與澳門作為目前最主要的貿易中轉站,尚不具備收復條件,時機還未成熟。
葉劍英一番話下來,眾人憤懣的情緒有所緩和。葉劍英接著說道:「雖然不能將事態進一步惡化,但這件事情的爭端是葡萄牙政府引起的。國際上都在關注中國在此時的處理方式與態度,在這種關鍵時期,堅決不能夠草率行事。我們可以接受與葡萄牙政府的和談,但是必須建立在某種條件下。」
葉劍英提出:目前中葡兩國尚未建交,由時任港澳工委副書記的黃施民和省外事處處長曹若茗出任中方代表,與澳門授意的民間代表去進行談判。
愛國澳商何賢
就這樣,以黃施民、曹若茗為首的中方代表與以何賢、馬萬祺為首的澳門代表進行了談判。
在談判中,中方代表提出,葡萄牙政府與中方政府和談需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第一,葡萄牙政府要為此次爭端向中方道歉,同時端正態度,保證不再發生類似事件;
第二,葡萄牙政府向中方保證不再進入中立區域挑釁,同時從原先警戒線向後撤退50米;
第三,葡萄牙政府需要向中方賠償損失4.4億舊幣。
談判結束後,何賢和馬萬祺將中方的要求傳達給羅保。羅保聽聞不敢怠慢,隨即向葡萄牙當局進行了轉達。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