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改變這種印象,鄭寒江只有一次機會,那就是放好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而他的這把火落在了,四百二十一個具體問題中的小吃街上,可以說是又准又狠。
為什麼是小吃街,因為小吃街的問題,複雜卻也簡單,背後沒有什麼看不見的黑手,只是問題本身複雜,所以一直拖著沒有推進解決。
而沒有推進的原因,根本上有兩個,其一是害怕擔責任。現在鄭寒江主動出來承擔責任,沒有人會妨礙,若是能解決皆大歡喜,他若是解決不了,鄭寒江擔責走人,一樣是皆大歡喜。
從小吃街入手阻力最小,各方配合度也最高,最重要的是,鄭寒江抓住了危房隨時可能倒塌這一點,讓擔心出事故的廖宇正全力支持自己。而這也是他和一把手廖宇正建立信任的重要一步,有了信任基礎,後面的事情才好展開。
其次,拆除和安置是不可分割的,拆除困難是因為沒有讓商販滿意的安置方案,而拿不出好的安置方案,是因為各方都不願意讓利。
鄭寒江很聰明,他不和群眾對抗,他站到群眾中間,要求安置到最繁華的地段,一起在商業廣場的外面「要飯」。雖然有點無賴,但卻成功逼得一些人不得不讓利。
反正解決方案他給出來了,是一個雙贏的方案,只是需要一方做些讓利,他已經爭取到了商販的理解和支持,如果最後無法落地,再一次變成群體事件,那肯定不是他的責任。
這麼做雖然得罪人,但他清楚自己本來也不受歡迎。反而從結果上,解決了拖了五年難題,解決了廖宇正的心頭隱患,讓他的能力得到了一些人的認可,扭轉了很多人對他的印象。
職場上也好,官場上也好,最後都是一個人設,你的人設就是你做人做事的方法和原則,讓人知道你的人設,知道怎麼和你打交道,是任何工作開展必不可少的一步。
鄭寒江從小吃攤開始,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和擔當,廖宇正從避而不見,到嘴上嫌棄背後支撐,這種態度轉變就是一種認可。接下來就要開始啃硬骨頭了,垃圾堆還有濕地公園,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