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日上:兩處劇情設置明顯不符合邏輯,一人形象明顯不符合身份

2024-03-03     昀澤     7307

一提起韓導,就想起了前段時間開播的《大博弈》。可以說,《大博弈》無論在劇情的設置還是人物的刻畫上,都是比較成功的。在當時來講,也是一部熱播劇。

江河日上:兩處劇情設置明顯不符合邏輯,一人形象明顯不符合身份

劇中的男主孫和平,從國外的銷售經理,臨危受命,擔任老牌國企重工廠的「掌舵人」,把工廠從瀕臨倒閉邊緣起死回生,再吞併原先合併自己的另一家重工,整個過程,可以說是大智慧、大鬥爭、大博弈,給人的感覺就是酸爽。

所以這迴環保題材劇《江河日上》開播後,特意收看了最新開播的幾集。說實話,出演的演員都是實力派,不亞於《大博弈》,但在劇情設置上,我覺得有兩處劇情的設置明顯不符合邏輯,有一個人的形象明顯不符合他的身份。

江河日上:兩處劇情設置明顯不符合邏輯,一人形象明顯不符合身份

兩處劇情明顯不符合邏輯

第一處,副市長鄭寒江帶隊清理危樓攤販,市轄區竟沒有一個領導和一個部門的人員現身。在劇初,鄭寒江的身份就明確是副廳級的副市長。也就是說,鄭寒江所在的市,是一個地區級的市,必然有市轄區、縣的存在。

那麼,清理危樓攤販,理應是區一級的單位做的事。怎麼又可能會讓一個副廳級的副市長衝鋒在一線?即便是這樣,副市長都上了,那麼區一級的領導、直屬單位的工作人員,恐怕都是要上的。

江河日上:兩處劇情設置明顯不符合邏輯,一人形象明顯不符合身份

然而在現場沒有。只有寒江副市長和市一級的公安副局長以及相關工作人員。明顯不符合我國現有的體制構架和工作邏輯。

這是為了突顯寒江副市長而突顯寒江副市長,還是導演本身沒有注意到這麼一處重大的失誤?

之所以說是重大失誤,因為這部劇,主要是講體制內的事情,而這種劇情,竟然連最基本的劇情設置都讓人覺得太不專業,只會給這部劇的評價和評分帶來不好的一面,而不是相反。

江河日上:兩處劇情設置明顯不符合邏輯,一人形象明顯不符合身份

第二處,副市長鄭寒江去廣場協調攤販安置的工作,集團竟然只派一個物業經理跟副市長談。

不是說這是在擺官架子。談判最起碼的對等接待,這是為官為商最基本的道理。作為一個成功的集團的商人,他必然會很注重這些細節,而且也很注重跟當地的官員建立良好官方和私人的關係。

一個副廳級領導親自到你房地產開發公司談業務,即便是你不同意,但最起碼的禮節、禮貌和待人的基本原則,還是應該有的。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