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銀行盤踞於中國多年,在中國獲得了大量紅利。
可即使如此,當中國商人孟晚舟被惡意扣留之時,滙豐銀行卻還是義無反顧的站到美國方面,甚至還向美國提供了所謂的證據,甚至還誣陷孟晚舟對滙豐銀行產生了欺詐行為。
面對如此助紂為虐的滙豐銀行,最後的結局是怎樣的呢?
藉機發展圖謀背叛
滙豐銀行的名號在中國是一度能讓老百姓與一眾富豪信賴的存在。而這便是因為滙豐銀行比起一些新型銀行來說,在中國簡直可謂說是樹大根深。時間的堆積自然能夠換取中國百姓的信任。
究其滙豐銀行的淵源,其是由一名叫托馬斯的英國人所創辦,滙豐銀行建立之時中國還處於清王朝時期。由於清政府的軟弱無能,中國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卑微的時刻。
政治的衰弱讓中國在世界之中毫無話語權可言,除了在國際關係中舉步維艱,中國國內的經濟狀況也不容樂觀。多次的割地賠款讓清政府的財政進入到入不敷出的階段,百姓常常要忍受凍餓之苦。
於是為了解決眼前的難題,清政府只好走上了借貸的道路來滿足政府的基本經濟要求,而清政府的衰微卻給了滙豐銀行一次暴利的機會。為了解決燃眉之急,清政府找到了英國人開辦的滙豐銀行,向其借出了大量現銀。
對於清政府的要求滙豐銀行一直是來者不拒的,滙豐銀行很快就在清政府面前樹立起了友善的形象,獲取了清政府的好感。只是滙豐銀行友愛的面具之下卻包藏禍心。
一段時間後,滙豐銀行成為了清政府貸款的主要來源,甚至可以說是壟斷了清政府所有貸款項目。滙豐銀行對於清政府的有求必應成功的麻痹了清政府,導致了清政府忽視了滙豐銀行一次又一次的提高貸款利息的現實。
清政府借貸越多,滙豐銀行的收入就越加豐厚,直到清政府的債券發行夠了一定數量,滙豐銀行終於撕下了他偽裝的麵皮。由於清政府多次借款,直至最後無力償還,於是滙豐銀行就藉機向清政府提出可以用關稅來補償未還的借款。
高於一般借貸水平的利息讓滙豐銀行狠狠的在中國發了一筆橫財,可貪得無厭的滙豐銀行還覺得遠遠不夠。關稅自主權為一國之本,可滙豐銀行卻借中國國力衰微的時候趁火打劫。
而這只是滙豐銀行第一次露出他猙獰的面目,當百年後的今天來臨,滙豐銀行又再一次伸出了爪牙,可這一次面臨滙豐銀行的又一次陰謀,中國還會像曾經一樣坐以待斃嗎?
自私自利狼狽為奸
滙豐銀行在中國發展多年,一度成為了中國的百年老店。可就是中國將其視為老朋友的滙豐銀行,在關鍵時刻毫不猶豫的捨棄中國而去,反抱起來了美國的大腿。
隨中國的不斷發展壯大,昔日的羸弱早已不見蹤影,反而逐漸欣欣向榮起來。但這卻引來一向以世界第一自居的美國的嫉妒。為了能夠打壓中國美國開始了無所不用其極。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當處科技大時代,科技的發展創新成為了國家爭強的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於是美國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所以美國打壓中國的第一步就是從科技方面下手。與此同時,以科技晶片做大做強的華為企業就成了美國第一目標。
為了能夠阻礙華為的進一步發展,美國採取了震懾方式希望以此來讓華為企業知難而退。孟晚舟任華為集團的首席財務,又是華為創始者任正非的親生女兒,所以孟晚舟也就成為了美國企圖挾制華為企業的重要砝碼。
為了能夠讓華為企業充滿壓力,在美國的指使下,加拿大官方將孟晚舟女士羈押扣留。而加拿大對此事件給出的官方解釋是,由於孟晚舟女士涉嫌「欺詐罪」,所以加拿大官方依法對其進行扣留。
起初這樣一句沒頭沒腦的罪名讓中國人民十分不買帳,但隨著事件的發酵,大家才發現關於孟晚舟欺詐的罪名完全是由於滙豐銀行給出的證據,加拿大以此作為了正確依據。一時之間,中國人民十分地憤懣不平。
而滙豐銀行在中國紮根多年,為何突然之間背叛了中國呢?原來是滙豐銀行仗著自己樹大根深,在美國為所欲為,猖狂的參加著販毒,洗錢等等不法活動並依靠此獲得了大量不法資金。
而滙豐銀行的舉動,美國政府也早就看在眼裡,所以自歐巴馬時期開始,美國政府就從未放棄對滙豐銀行的深入探訪。最終在2012年的時候,美國政府掌握了滙豐銀行洗錢的證據,判處將其罰款,19億美元。
美國的雷霆手段終於讓滙豐銀行感到了畏懼,為了不再受到美國政府的針對。滙豐銀行討好式的一股腦獻出了滙豐銀行與華為企業的秘密往來記錄。在美國雞蛋裡挑骨頭的搜查之下,華為的不足之處被找到。
孟晚舟女士因此有了那3年極其不平等的待遇。不僅如此,滙豐銀行為了討好美國,早就放出話來中美之間貿易戰中,滙豐銀行多次和美國統一了戰線來一同攻擊中國。
面對滙豐銀行的蹬鼻子上臉的不義行為,中國人民感到十分不滿,而中國政府也迅速的採取了措施以來維護中國顏面,所以在這場對決中,中國如何成功讓滙豐銀行認清了現狀。
自食惡果一落千丈
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滙豐銀行自以為有了美國這一靠山就能夠保障自己也能夠屹立不倒,可惜這一次滙豐銀行打錯了算盤。因為中國再不像百年前一樣被動了。
滙豐銀行的行為引起了中國的不滿,也讓其在中國國內的名聲一落千丈,大量的中國公民選擇不再與滙豐銀行進行合作,紛紛將自己的積蓄從滙豐銀行中提取了出來,這就立即導致了滙豐銀行的市值不穩,因此滙豐銀行有了第一次的警覺。
在滙豐銀行盡失民心後,中國政府也選擇了與人民統一戰線,因此採取了強制政策,那就是勒令關閉滙豐銀行在中國的分行。一夕之間,中國滙豐分行被迫遷出中國。這標誌著滙豐銀行徹底失去了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直到這時,滙豐銀行才終於感覺到了不對勁。
為了最後一絲僅存的幻想,滙豐銀行還企圖將依靠放在美國的身上,所以滙豐銀行決定再次將生意主線切換到美國方面。只是由於滙豐銀行曾經在美國涉獵過洗錢,販毒勾當的原因,許多美國企業都不屑於和其進行合作。
對於滙豐銀行在美國國內吃癟的現狀,美國政府也沒有對這位曾經的戰友伸出援助之手,反而是以冷眼旁觀的狀態看著滙豐銀行深陷泥潭。深感大事不妙的滙豐銀行只好再次找上中國。希望能夠重新建立起中國市場。
只是吃過虧的中國人民又豈會再次重蹈覆轍,首當其衝的就是,因為滙豐銀行的泄密導致華為集團招惹了大麻煩,所以華為集團解除了與滙豐銀行大量合作。滙豐銀行也便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合作夥伴。
有了華為集團的這個前車之鑑,其他大多企業也介意於滙豐銀行對於合作夥伴的真誠度與其保密措施,所以紛紛拒絕了滙豐銀行伸來的合作意向要求。
沒有了業務往來的滙豐銀行,經濟狀況不容樂觀,滙豐銀行高層也面臨著極大的壓力。所以為了能夠讓滙豐銀行再有出頭之日,滙豐銀行居然大言不慚的公開發言表示,中國是其重要的合作夥伴,如果可以滙豐銀行會致力於持續為中國做貢獻。
可惜無論是中國政府還是中國人民都對這宣告無動於衷。並且滙豐銀行窮途末路的突然示好,不僅沒能感動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反而還引來了不少中國網友的恥笑。滙豐銀行曾經的所作所為已經徹底讓中國認清這個英國企業的真實面目,滙豐銀行在中國已經徹底失去了信譽度,所以滙豐銀行將不可能再在中國撈到任何油水。
中國歷來皆為友誼之邦,對於真誠相待者中國自然會以禮回之,可對於滙豐銀行這種見風使舵的公司中國方面也自然不會再給其任何能夠與中國合作的機會。所以如今滙豐銀行的示好行徑在中國堅定的內心前面顯得十分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