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婿你月薪三萬,給你媽一萬,我只要五千」「阿姨,要點臉」
01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在一個寒冷的夜裡,一個抱著一堆柴火凍得瑟瑟發抖的人,對著一隻因為缺少柴火而熄滅的大火爐叫道:「你什麼時候給我溫暖,我就什麼時候給你添柴火。」
結果那人守著一堆柴火和火爐,卻被活活凍死了。
這種人無疑是愚蠢的。自己不先給火爐添柴,火爐又怎麼能給他溫暖呢?
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一個人,要想從別人那裡得到什麼,自己就必須學會先付出什麼。
倘若在別人失意之時,你沒有給予過對方任何幫助,甚至拉踩、貶低對方。那麼,等到對方得意之時,再想從別人那裡得到好處,又談何容易呢?
日落西山你不陪,東山再起你是誰。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陳強(化名)就因窮時受盡妻子娘家白眼,富時又被無限索取,決心和妻子娘家斷絕關係。
02
陳強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經濟條件一般。
當初他和妻子結婚的時候,女方家提出十八萬彩禮和婚房的要求,幾乎掏光了陳強父母的所有積蓄。沒辦法,在結婚這件事情上,男方總歸是要出大頭的。
可女方家原本答應好的十萬陪嫁,到最後愣是一分沒給,所有的彩禮錢統統落進岳母的口袋。
明眼人都知道,她一定是把錢存起來留給她小兒子娶老婆用。
對此,陳強其實挺介懷的。都是說好了的事情,怎麼還有出爾反爾的道理。
不過事已至此,陳強也只能認了。畢竟已經是一家人了,說多了反而傷了和氣,只要自己和妻子好好過日子就行。
但岳母著實是一個難纏的女人,平日裡既喜歡占便宜又很勢利眼。不管是在親戚里還是鄰裡間,口碑都不是特別好。
尤其對前兩年的陳強,更是說不上來的嫌棄。
她認為陳強一個普通上班族,工作既不體面,工資又少得可憐,實在上不了台面。
要不是妻子死活要嫁,她估計會找一個更有錢的人當女婿,來滿足她自身對於金錢的渴望。
剛結婚那兩年,陳強每次陪妻子回娘家,岳母看他的時候連眼皮都不帶抬一下,跟她說話也總是愛搭不理。別人家女婿上門都是好酒好菜地招待,他啥也沒有,總是就著聽不完的嘲諷和抱怨下飯。
漸漸地,陳強也就不愛去岳母家自討沒趣了。平時岳母家有點什麼事,也都是妻子去走動,關係很是寡淡。
不過這兩年陳強的事業還算順利,工資待遇比從前好了許多,慢慢加到了每個月三萬塊錢,日子也相對寬裕起來。
陳強升職加薪後,岳母對他的態度和從前有了天壤之別。經常「女婿長、女婿短」地招呼他回家吃飯,好酒好菜,從不怠慢。
但隨之而來的索取也越來越多。
岳母經常讓陳強給她買這買那,不是今天這裡缺錢,就是明天那裡錢又不夠。總之能從陳強這兒搜刮到一分半毛,對她來說都是好的。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陳強雖然心裡看不慣岳母貪婪勢利的模樣,面對每次岳母上門要錢,也是頭疼得要命。但礙於妻子的關係,又都儘量一一滿足。
然而岳母就像填不完的坑,持續透支著陳強的錢包和耐性。陳強對岳母的印象越來越差,甚至到了厭惡的地步。
再後來,陳強母親的身體狀況出現了點問題,而且還蠻嚴重的,需要人陪護照顧。
本來應該在床前盡孝的陳強夫婦,迫於各種貸款和生活的壓力,根本沒辦法放下手上的工作專門回老家照顧。
所以陳強只能每月給母親寄一萬塊錢,連同生活費和醫藥費都在裡面。
如此一來,陳強和妻子的工資扣除房貸車貸裝修貸,再加上平時還要交際、生活,每月也就剩不下幾個錢了。
然而另一邊,岳母知道了這事兒以後,連夜趕到家裡。一句問候陳強母親的話都沒有,開門見山就說明了來意:「女婿你月薪三萬,每月給你媽一萬,這我沒意見。可我也是你媽,你也有贍養我的義務。不過我可不像你媽那麼貪心,我只要五千就行。」
陳強見岳母這麼說自己的母親,很是生氣。
妻子見狀趕忙勸退岳母,希望她懂知足、不要再提這種無理的要求。
可岳母不聽,理直氣壯地表示自己沒說錯,像陳強母親那樣「命不久矣」的老太太,根本不值得每個月再浪費那麼多錢去吃藥。還說,有那閒錢還不如給留給她(岳母)養老。
聽到這兒陳強再也忍不了了,和岳母起了爭執。
吵到最後,岳母見自己理虧吵不贏,便拿他們的婚姻作威脅,說陳強要是不同意她的要求,每月給她五千,她就讓妻子和他離婚。
陳強心裡清楚,妻子是個明白事理的人,這麼多年始終都和自己一條心過日子。
不過陳強還是看了一眼妻子,從她眼中看到支持自己的堅定後,便順勢回答:「阿姨,你要點臉。我不會給你錢,我們的婚姻也不由你指手畫腳。」
說罷便下了逐客令,讓妻子送岳母下樓。
至於以後,陳強覺得就隨岳母的態度吧,願意認他這個女婿,就好好處。不願認,也不勉強。
03
生活中,像陳強岳母這樣「窮時看你不起,富時又賴臉死皮」的勢利丈母娘還有很多。而通過她的故事,也告訴我們以下兩個道理。
一:感情一旦透支,就很難再恢復如初。
都說,人與人之間存在著一個隱形的情感帳戶。
你每多在乎對方一些,帳戶里的存款就會越來越多,感情也會越來越深。相反,你每傷害對方一次,帳戶里的存款就會變得越來越少。
這個帳戶要有存有取,才能維持收支平衡。倘若一方從來不往裡面存錢,卻總想取錢,那麼總有一天會取不出錢來。
而感情一旦透支,就很難再恢復如初。
生活中很多像陳強岳母這樣的長輩,晚輩沒錢的時候各種尖酸刻薄看不上。有錢了,又換一副嘴臉,諂媚討好的同時在物質上無盡索取。
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的。
沒有人能夠對曾經看輕自己的人,始終笑臉相迎。倘若晚輩願意放下從前的恩恩怨怨,在生活中盡到他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那麼做長輩的也該學會珍惜知足。
永無止盡的貪婪,只會讓人心生厭惡,離你遠去。
二:要學會認清和拒絕超額付出。
人到中年,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容易。一睜開眼,周圍全是要依靠自己的人,但自己卻無從依靠,只能負重前行。
在這個物價高漲的時代,要想養活一家老小,安安穩穩地過好自己的日子已是不易。那些別人試圖強加在我們身上的願望和枷鎖,就要學會適當拒絕。
正如老話常說的,你的付出要給值得的人。
每個人的精力、物力都是有限的,千萬不要把有限的生命浪費在不值得的人身上。
對於那些不懂得感恩的人來說,你的付出根本換不來同等的對待。他們只會認為你給的不夠多、不夠好。
就像陳強的岳母那樣。
倘若陳強答應了她的要求,每月也給她五千,她真的就能就此滿足嗎?五千,不過是她投石問路的一個數字罷了。一旦這個「五千」被滿足,後面就會有無數個「五千」像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來。
因此,及時拒絕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或許很多時候,我們拉不下臉去拒絕最親近的人。
但只有拒絕無止境的親情消耗,才能完成自我救贖,去過我們自己的人生。
文/無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