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也很奇怪,印度作為一個被英國殖民數百年的國家,又是一個位於亞洲南部遠離歐洲地區的發展中國家,為何在建國之後,在國際方面,卻十分受西方國家的支持呢?
印度的基本盤還是非常不錯的。印度位於南亞次大陸,三面被印度洋包圍,只有北面被喜馬拉雅山隔開,在這樣一個陸地封閉,但海境卻十分開闊的地方,印度地理位置占據巨大的優勢,說是獨霸南亞也不為過。
更為關鍵的是,印度在這裡是沒有競爭對手的,屬於一家獨大的狀態。印度面積298萬平方公里,人口13.24億人,這樣一個存在,對於周邊的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不丹等國而言,無疑是一個龐然大物。可以說,印度主導著南亞次大陸的格局的。
進入21世紀後,印度也逐漸步入發展的快車道,經濟發展迅猛,軍事力量不斷增強,國力蒸蒸日上,國際影響力也大幅提高。可以說,如今的印度是處於崛起的關鍵時期,更具備成為世界大國的硬體和潛力的。
當今世界是被歐美國家主導著,這種格局與秩序已經經歷了數百年。近些年隨著其他經濟體的相繼崛起,歐美國家的地位受到了衝擊,世界格局也面臨著被重塑的節點。印度作為新興的發展中國家,也參與到了衝擊歐美秩序的大軍中。
對於這樣一個要打破歐美「鐵飯碗」的國家,歐美近些年卻對印度十分「溫柔」,不僅給錢,給技術,甚至這麼多年來,在國際方面也極度「寵溺」印度,猶如呵護自家的孩子一樣,屢屢為印度發聲。這是什麼原因呢?關鍵點有三個。
第一、印度的經濟短期內不會撼動西方經濟大山。
西方經濟體系主要包括歐洲各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此外還包括日本、韓國這些脫亞入歐的國家。這些國家的經濟總量在2019年約為51萬億美元左右,占全球總量的比例約60%。而印度的經濟總量只有3.16萬億,與西方國家整體差距巨大。
其中美國總量約為21.4萬億,在已開發國家中占比約41%,美國是西方國家的領頭羊,可以看到,印度經濟即便與美國相比,也有著巨大的差距。
更為關鍵的是,印度的國內經濟發展質量非常差,難以與歐美已開發國家相提並論,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哪怕印度用上吃奶的勁也對歐美國家的經濟地位形成不了威脅。
第二、印度武力外強中乾。
如果印度像俄羅斯一樣,經濟不強,但是武力強橫的話,那麼也不會像今天這樣無憂無慮。歐美國家之所以能夠任由印度到處惹事生非,說到底,是印度的武力確實不行,至少是個名副其實的紙老虎。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