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拒絕了支付十萬元彩禮的要求,認為這是「獅子大開口」,說二婚沒有彩禮一說。
更讓我難以接受的是,他認為養育我的孩子就是「養白眼狼」,並堅信自己的選擇是明智的。
他認為,即使是自己的親生子女,也未必會孝順父母,更不用說是繼子了。
這一觀點讓我深感失望,我覺得張偉過於吝嗇,不願意為愛情和家庭投入。
因為彩禮不過是一個形式,結婚後我還會帶回來的。
我在乎的只是他的態度,他是否願意接受她和她兒子,為我們付出,共同構建一個新的家庭。
我感到很矛盾,一方面我很欣賞張偉的誠實和理性,另一方面,我又不能接受他對於彩禮和我兒子的態度。
我們的關係就這樣僵持著,正當我要放棄時,兒子不慎發生了一場意外,需要3萬左右的手術費用。
我焦急萬分,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就在這時,張偉得知了情況,毫不猶豫地出手相助。
他不僅支付了手術費用,還親自照顧我兒子直至康復。
張偉的行為,讓我感到震驚同時也深深觸動。
我開始重新審視張偉的立場,意識到他之前的拒絕,並非出於吝嗇,而是對未來家庭責任的深思熟慮。
張偉也通過這次事件深刻認識到,家庭的意義遠不止於金錢的投入,而是在於在對方需要時,伸出援手的勇氣和決心。
就這樣,我們兩人冰釋前嫌,決定共同面對未來的挑戰。
張偉不再堅持不給彩禮的問題,還用實際行動來證明,他對這個家庭的承諾和責任。
我也深刻理解到,真正的家庭,不是建立在錢財之上,而是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堅實基礎之上。
俗語說:「家和萬事興,金錢不是萬能的。」
在愛與責任面前,金錢的重要性將被相對化,而真正能夠維繫家庭的,是雙方對彼此的理解、尊重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