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評劇演員,小品表演藝術家趙麗蓉老師出生於1928年,2000年因患肺癌去世,享年72歲。
她在過去也是童星出道,一歲被抱上戲台演「彩娃子」(喜神)。喜歡看戲,六歲登台演「童兒」,後來拜師學藝走上舞台成為演員。解放後到評劇院工作。後來出演過電視劇《西遊記》,憑藉電影《過年》中精彩的表演,獲得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和第十五屆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以及第四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大獎。
1992年開始登上央視春晚的舞台表演小品,《如此包裝》《打工奇遇》獲得央視春晚小品一等獎。
記得趙麗蓉老師和鞏漢林合作的小品,在小品中說英文,這表明趙老師不可能一直沒文化,她也在表演過程中不斷學習和進步,文化不僅僅是書本知識,還包括表演和做人的學習。
趙麗蓉寫的書法,不會比文盲流量們還差吧?很多流量文盲們沒有文化,不識字,盡寫錯別字,真的很丟人,身為這樣流量的粉絲,也是一種悲哀。
郝戎說的是要成為大演員,走得遠的演員,而不是演過幾部戲的小演員,必須有文化做底蘊,這樣才能成功塑造角色。其實很多好萊塢演員獲得過多次奧斯卡獎的她們,學歷都很高,比如獲得過兩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朱迪·福斯特就是畢業於耶魯大學文學院;獲得奧斯卡17次提名兩屆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梅麗爾·斯特里普,畢業於耶魯大學,還是該大學的碩士生。
的確也有很多獲獎的演員沒有上過正規的大學,但他們有表演天賦,積極學習表演,不斷進步,最終獲得很多獎。如果一個演員看不懂劇本,不觀察體驗生活,不會寫人物小傳,他能成功塑造角色嗎?不要把偶然的成功當成必然,優秀的演員能夠駕馭不同的角色,甚至會根據角色說不同的方言,他們也努力去學習不同的方言,這也是對文化的學習和掌握。
郝戎這麼說,其實沒逼著大家都努力學習文化,這是他們辦學的標準和要求,那些文盲流量粉絲不愛聽也無所謂,要做流星還是恆星,自個掂量,不要把人的好心當成驢肝肺。
#中戲院長說沒有文化做不了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