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劇最慘的人,看似惡婆婆欺負兒媳,實則被丈夫欺壓一生。
在朱家針對嫁入她們家的兒媳婦,寫出的家規就足足有20多條。古往今來,婆媳矛盾始終難解之極。張善亞怕顧茉莉帶壞了自己的兒子,好好的家不住,偏偏要出去開房,張善亞完全不想想兒子和兒媳婦住在客廳上下鋪,沒有個人空間不說,連夫妻生活都受到環境限制。
顧茉莉是一個性格強勢有思想的女性,在公公一次又一次指桑罵槐的針對自己時,顧莉反擊的也更加的不易,甚至要買房獨立出去,再也不看公公的臉色。無處發泄的朱大力把頭部的怒火都發在妻子張善亞身上。從結婚到現在有40多個念頭,朱大力是一個典型的大男子主義,在朱大力這裡,妻子是沒有任何的話語權,他要張善亞做什麼,張善亞就必須做,長年累月的冷暴力和語言暴力對待,張善亞無處發泄。
直到顧茉莉嫁進來,她成為了這個家裡比張善亞地位還要低的一個人,張善亞終於可以把在朱大力身上受到的氣發泄在顧茉莉身上,因此張善亞處處看顧茉莉不順眼,覺得憑什麼顧茉莉的丈夫對她言聽計從,自己的丈夫對自己非打即罵,嫉妒和強烈的不甘讓她更加扭曲,哪怕這個人是自己的兒媳也不行。張善亞開始不斷的揣測顧茉莉的陰謀論。
母親節只憑藉一個沒有根據的簡訊,就判定顧茉莉送自己的包是A貨,送給自己親媽的是真皮,於是提出換包,結果被拒絕後,張善亞直接當場發作,把包丟進菜堂中,絲毫不顧及現在的場合是和親家一起吃飯。在丈夫面前唯唯諾諾言聽計從,在兒媳婦面前趾高氣揚,對親家絲毫不給面子。這樣的婆婆沒有幾個人能忍受,本身兒媳婦就沒有為婆婆過母親節的義務,過了是情分,不過是本分,偏偏張善亞絲毫不懂。好了,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歡迎留言評論加關注,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