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退休後,我就跑到兒子家住下了,想著幫著帶帶孫子,順便享享天倫之樂。開始啊,一家人挺和諧的,大家相處得也都不錯。但時間一長,我就發現了,尤其是我那兒媳,對我態度慢慢有點兒變化了。
就拿那天晚上說吧,家裡晚飯就做了點家常菜,還有幾個饅頭。我那天挺餓的,多拿了個饅頭。誰知道,這一拿不要緊,我兒媳的臉色就變了,那眼神啊,跟刀子似的。我這人老實,平時也不怎麼計較,但被自家兒媳那麼一看,我心裡那叫一個難受。
飯後,我自己回房間,心裡那個翻江倒海的。我越想越覺得,我這老頭子是不是真的不該在這兒添亂了?我也有自己的尊嚴,不能老被人這樣看不起。我想,或許我該打點行李,回我那老家去,靠自己的退休金,自己過自己的日子去。
要說起這事兒,還得從我搬到兒子家住開始講。起初,我以為自己能幫兒子分擔些家務,帶帶孫子,也算是老有所依。可誰知道,時間一長,我就感覺我和兒媳之間的氣氛越來越不對勁。
我這人平時不怎麼講究,家常便飯就挺滿足的。但自從我搬過來,我就注意到兒媳對家裡的開銷特別上心。她經常會算計著買這買那,看著挺節省的。我想,這也沒什麼不好,年輕人嘛,總得為將來打算打算。
但有時候,我就想,為個饅頭,為點小事兒就擺臉色,這就有點兒說不過去了。我那天多拿個饅頭,她就給我來這一出,我心裡那叫一個不痛快。我想著,我這一輩子沒少受苦,也沒少幹活,到頭來,在自己兒子家,還得看別人臉色吃飯?
這事兒越想越覺得委屈,但我也不好意思跟兒子說,怕他夾在中間難做。可我這心裡的那個結,就是解不開。我開始想,也許我真的不該再這裡繼續呆下去了,給兒媳造成負擔,也讓自己不痛快。
這饅頭事兒後,我心裡那堵得慌,終於有一天,我忍不住了,找兒子說這事。我就問他:「我在咱家,多吃個饅頭也不行嗎?我這一輩子,沒少為這家操心,到頭來,連個饅頭都成問題了?」
兒子聽了,先是一愣,然後他苦笑了一下,跟我解釋說兒媳可能是工作壓力大,家務事多,有時候心情不好,所以會無意中擺出那樣的臉色。他讓我別往心裡去,說他會跟兒媳溝通溝通。
可我心裡那個結,就是解不開。每次吃飯,我都得提心弔膽的,生怕自己又做了什麼讓兒媳不高興的事。我開始覺得,自己在這個家裡,越來越不自在了。
最後,我實在受不了這種氣氛,就決定要回老家了。
我對兒子說:「兒啊,我看我還是回老家去吧,這裡我呆著也不是,不呆著也不是。我回去,也好,大家都輕鬆些。」 兒子聽了,急了,他說什麼也不讓我走,說家裡還是需要我,讓我再考慮考慮。
但我心裡已經決定了,我想回到那個熟悉的地方,用我自己的退休金,過我自己平靜的日子。這樣的家庭氣氛,我真的受夠了,我不想再給兒子他們添麻煩,也不想自己再這麼難受下去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回老家這段日子,我過得還算是清閒自在。每天就是逛逛菜園,和老鄰居扯扯淡,挺舒坦的。這一回,我也想了不少。可能我和兒媳之間的那點兒小摩擦,不全是她的問題。我這個做長輩的,也該試著去理解下年輕人的難處,不能總是想著按自己的意思來。
兒子偶爾給我打電話,每次都勸我回去。他說沒了我,家裡感覺缺了點兒什麼。聽著挺讓人心疼的,但我還是跟他說,我這兒挺好的,讓他們別操心。
這事兒給我上了一課,特別是怎麼跟年輕人相處這回事。我明白了,不管是老的還是小的,大家都得往中間靠靠,才能真正的和和氣氣。或許哪天,我還會回到兒子家,但我希望那時候,我們能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讓家真的像個家,暖和和的,滿滿的都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