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央社報導,長春市這一輪本土疫情始於3月初,官方宣布,4月13日夜間12時長春市實現社會面清零目標。
一名生活在長春市的民眾告訴中央社記者,她生活的小區(居民社區)屬於「管控區」,至今她依然不能出小區大門。所謂「社會面清零」後,她能感受到的改變是:可供團購的物資購買管道更多了,居住區域內的自由度大了一點,但「和解封搭不上邊」。
「長春的經驗就是,這種社會面清零它(官方)說了好幾次,『總攻』一次、『決戰』一次。」在她看來,這個過程並非一蹴可幾。她預計樂觀的話,5月初自己的小區有可能解封。
據公開報導,長春在本月3日宣布向社會面清零發起總攻,許多鄰近城市都派人前來支援抗疫;4月12日,官方宣布社會面清零進入決戰階段。而早在3月上旬,疫情嚴重的長春九台區就被要求「爭分奪秒實現社會面清零」。
Advertisement
同屬吉林省的吉林市本月8日宣布達成社會面清零,吉林省傳染病防控首席專家趙慶隆當時在發布會上就表示,社會面清零後要繼續實行「分級分區,分類施策」的差異化防控政策,必須在所有封控區、管控區解封后,疫情傳播的風險才能得到較全面消除,才能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
另一個說明社會面清零不等於全面解封的例子,就是是山東省煙台市。
根據中國山東網,煙台市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周日發布通告,指煙台已連續28天實現社會面清零,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平穩可控。經綜合研判,決定自周一零時起,煙台市全面恢復社會生產生活秩序。
所謂「社會面清零」,是1月初陝西省西安市疫情防控中提出的新概念,當時西安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陳志軍解釋,「社會面清零」就是之後發現的所有新的確診病例都已經在隔離的密切接觸者或者是密接者的密接者當中,已經不存在社區面的疫情傳播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雷正龍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社會面清零是動態清零的一個過程,先要實現社會面清零,才能實現全面清零。
《健康時報》當時報導,社會面清零代表著疫情在社區傳播的風險得到控制和消除,即使在「封控區或集中隔離點」出現病例,也不會對整個疫情態勢造成影響。社會面清零後,目前的管控狀態會逐步調整、解除,也逐步恢復民眾的正常生活秩序。
路透社周日報導,兩名知情人士透露,上海市已設下4月20日前實現病毒「不在隔離區外傳播」的目標。
按照上海官方說法,以周一的新增2萬416例本土陽性病例來看,扣除先前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的974例,當天實際新增1萬9442病例,其中有1萬8892陽性病例都是在「隔離管控」中發現,只有550例是在「相關風險人群排查」中發現。
上海當前已經展開少部分、有條件的復工復產,財新網周一報導,當地多家連鎖商場、超市也有60%門市恢復營業。不過,上海是否會如期宣布達成社會面清零,以及距離完全恢復正常生活還有多久,仍有待觀察。
延伸閱讀:
【新冠肺炎】上海再添7死 累計10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