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自主生活的大權
人過60,雖然說要讓兒女們開始自立自強,但自己自主生活的大權卻不能過早地交給他們,否則,他們一旦干涉起自己的生活來,自己只能忍氣吞聲,鬱鬱寡歡。
老王年過60,退休了,無事一身輕。見兩個兒子都很孝順,對自己噓寒問暖,照顧得很周到,就把自己的生活都交由他們主管,想著自己和老伴就可以輕鬆悠然地享受生活了。
誰料老伴突然就撒手人寰,離他而去。他在悲傷中難以自拔,錢和生活的自主權就全都交給了兒子們去打點。
哪曾想,久而久之,他們竟然把自己當成了小孩子,一切嚴加管控,甚至對他大吼大叫。而且他發現了自己在吃食、生活習慣、愛好等許多方面,都與年輕人完全不同,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有一段時間,老王認識了一個同齡人,她很通情達理,與自己有許多共同語言,吃食、生活習慣、愛好等多方面高度一致,他們發生了黃昏戀,想重新組成一個家。
誰知兒子們堅決反對,他們甚至出言不遜,侮辱他好不容易找到的心上人,說她是騙子。結果家庭裡鬧得戰火紛飛,老王和兒子們翻臉也沒用,他的生活早就被操控。
可見,人過60,還得自己的事自己當家作主,從一開始就別讓兒女們過多地干涉自己的生活,以免捲入是是非非,以免他們把自己當成了「老小孩」,處處以呵護照顧的名義,剝奪自己的生活自主權,讓自己徹徹底底地被操控了起來,難以擺脫他們的限制和干擾。
老年人和兒女是生活在兩個年代的人,有代溝是不可避免的。自己的生活觀念、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生活的習慣、交友圈子、人生的價值觀等都與兒女們很難達成共識,協調一致。
因此,人過60,為了避免與兒女們發生了各種各樣的矛盾衝突,最好別把自己的生活自主權太早交給了兒女。
生活的自主權別丟,自己的生活就要自己做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抓住的才是自己的幸福快樂。
03名下的房產
為人父母,勤奮努力,置辦的房產,就是一大筆錢,是寶貴的資產,因此,也不可過早地就交給了兒女。
老劉年過60,老伴過世得早。他剛退休就多思多慮,擔心萬一自己有個什麼三長兩短,沒有交代後事就一命嗚呼了,那就把難題留給了兒女。
於是他早早地就把房產交給了兩個兒子,讓兩個兒子輪流照顧自己。他在大兒子家住一個月,就輪換到二兒子家住一個月,如此輪流,迴圈不止。
他以為自己會和兒子們過得輕鬆愜意,幸福快樂。誰知兩個兒子互相攀比,誰也不願多付出。而且兒子和兒媳爭吵,罵罵咧咧,聽著難受,老劉就捲入了家庭矛盾,煩惱不斷。
老劉萬分懷念在自己的老屋中的生活,想回自己的老屋中住,可是房子早就交給了兩個兒子,兩個兒子早把房子賣了,分了錢。老劉無家可歸了。
從這個故事我們也可以明白一個道理:人過60,自己的房產,哪怕是老房子,也絕對不可輕易就交給了兒女。保留房產,那可真是留給自己的退路,是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世事復雜多變,多給自己留幾條退路,是有智慧的表現。
再者,房產過早地給了兒女,可能他們得了一筆財富,就不願意繼續發奮圖強,創業立業,必然喪失了志氣,容易好吃懶做,破家敗家。因此,房產留在自己的手中,有利於讓兒女們自立自強,艱苦奮鬥,勵志成長。
綜上所述,人過60,自己的積蓄存款、生活的自主權和房產,不要過早地交給兒女,這樣才能夠避免各種各樣的隱患和矛盾衝突,讓自己有一個安穩幸福的晚年。
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