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圖南太過激進。
從德國回國剛上任央行顧問,收購完私人銀行,又開始打起了統一關稅的算盤。如此一來,央行就有了很好的金融調配權。
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了。一方面,動了私人銀行這幫人的奶酪;另一方面,動了外國人進出口稅率的奶酪。
正如江叔說的一樣,動了外國人的奶酪,到時候會不會再次出現八國聯軍的場面。
事實上,在國民政府當時的治國環境下,本身軍閥混亂割據,又有外國勢力的占領租界,這個時候統一關稅,其實是太操之過急。因為即便統一了,也不過是表面上的統一,根本無法阻止外國強權的野蠻行事。
而且還得罪了這些強權國家,是吃力不討好的事。
更為諷刺的是,這邊的投票還沒開始,沈圖南就遭到了對方的暗殺。沈圖南對魏若來說,他可以以命抗爭。其實這也不是好做法。命都沒了,還能實現未竟之夢麼?
之前,魏若來就跟蹤張鳴泉到歌廳,趁他醉酒在廁所里嘔吐之際,一菸灰缸砸了過去,還順手拿走了張鳴泉身上的手槍、錢包和懷表。
魏若來犯下一個最大的錯誤,砸暈張鳴泉、拿走他身上的錢包和懷表,還把錢包扔到歌廳樓下的垃圾桶里去了
事實上,魏若來的動機很明顯,就是想教訓一下張鳴泉。
在砸暈張鳴泉後,魏若來又想到,光砸暈他,復仇的成分太明顯,很容易讓警察和張鳴泉想到是沈圖南的人動的手腳。魏若來於是順手拿走了張鳴泉身上的錢包和懷表。給現場造成一種傷人盜竊的假象。
本身吧,這想法是沒錯,也符合邏輯。只是魏若來在此時,卻犯下了一個最大的錯誤,竟然跑到歌廳的旁邊,把張鳴泉的錢包給扔到垃圾桶里去了。
把錢包扔到垃圾桶,從理論上講也不會有問題,垃圾在第二天一旦被清運到垃圾場,一切證據都消失得無影無蹤。
卻沒想到的是,這邊魏若來剛離開歌廳,從旁邊就出來了一個乞丐,跑到垃圾桶里把錢包給撿走了。
想想看,乞丐是固定蹲守在那裡的乞丐,長年也不會動一下。
而被挨了一下子的張鳴泉,直接帶上5根金條,跑到康少傑那裡去了。讓康少傑親自幫忙查真兇。
起初,張鳴泉懷疑打他的人是林樵松。因為他在歌廳里,就是騷擾的林樵松的老相好宋美娟。所以他必然認為,因為他騷擾了宋美娟,那麼從背後砸暈他的人也必然是林樵松。
所以張鳴泉才特意向康少傑點名要林樵松去調查砸他的人,主要是想找回他身上的那塊懷表。因為懷表是虞世清送給他的。
而假如是林樵松砸暈了他,拿走了懷表,那麼讓林樵松去調查這個案子,既給了林樵松台階下,屆時林樵松直接拿出那塊懷表還給張鳴泉就是了,又跟康少傑搭上了關係。
這就叫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只是令張鳴泉也沒想到的是,真正砸他的人會是魏若來。
所以在張鳴泉點名讓林樵松負責調查砸他的案件後,林樵松必然會到歌廳附近找線索。屆時很容易發現那個撿到張鳴泉錢包的乞丐。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抓到了乞丐,直接一審,乞丐就會說出真正扔錢包的人長得是啥模樣。
屆時,魏若來就難脫干係了。
所以說,魏若來做得最錯的一件事,就是在砸暈張鳴泉、順手拿走他的手槍、錢包和懷表後,又隨手把錢包扔進了垃圾桶。
因為砸暈張鳴泉,魏若來因此引火燒身在所難免
魏若來自從加入央行後,其實在從業的技能上來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且他還對沈圖南表示,為了關稅的改革,他也不怕犧牲,反正他的命也不值幾個錢,但願他死後,政府能多發點撫恤金給他父母就好了。
說明魏若來其實是一個非常講義氣和感情的人。只要自己的人受到了欺負,或者說他認為這件事情是正確的,那麼即便前方有再大的危險,他也會一往無懼。
而在魏若來砸暈張鳴泉後,隨著林樵松的深入調查,因此而引火燒身也是在所難免的。當然或許在往後,有沈圖南的幫忙解救,但終究背後是軍閥混亂治理的國度,在軍閥割據利益衝突下的國度里,再加上外國勢力,一個宋先生根本無法一手遮天。
所以在軍閥間的利益衝突下,魏若來恐怕就要受點苦頭了。
更何況,對於林樵松而言,魏若來還曾因為通共的事情,讓他挨了康少傑的鞭子。林樵松必然不會就此罷休的。
魏若來也從中看清了軍閥割據下的國民政府的腐敗無能,反而因禍得福,放棄跟隨沈圖南走絕路,而跟隨沈近真重新選擇我方正確的道路
隨著劇情的發展,魏若來跟沈圖南工作得越久,就越會發現國民政府內部的腐敗無能。也會加速他離開沈圖南的速度。
說實在的,假如沒有這一系列的事件的發生,魏若來或許會一直死心塌地緊跟沈圖南。而在問題出現後,當他越發看清國民政府的黑暗和腐敗、再加上沈近真對他的不斷「吹風」,那麼他離開沈圖南也就成了板上釘釘的事了。
其實說實話, 魏若來假如不離開沈圖南,現在看是風光,然而越往後,魏若來將受到的牽連就越多,到時候,他再想脫身,恐怕都難了。
所以說,魏若來這回砸暈張鳴泉,從長遠來看,也許會因禍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