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黃從勻從一開始,就算計魏若來,讓他不准去參加央行組織的集中學習,必須守在沈圖南身邊。
如此一來,不參加學習培訓,而又要跟其他新進員工考一樣的試題,可想而知,他的成績必然會最差。
而這正是黃從勻最希望看到的。因為只要魏若來的成績很差,那麼按照成績的排名,他留在沈圖南身邊的可能性就很小。
魏若來一走,黃從勻也就少了一個競爭對手。
面對這種情況,魏若來如實向沈圖南彙報了黃從勻的「劣行」,反而讓沈圖南明白了黃從勻的「小心思」。
而在魏若來跟黃從勻的實操對決中,他再次利用這樣一次難得的機會,贏了黃從勻,不僅在大家的面前讓黃從勻顏面掃地,還讓大家更加清楚他的實力。
這是絕地重生的一反擊。打了黃從勻一個措手不及。
黃從勻不知道,他本來是想利用這樣一次難得的機會,趕走魏若來的,卻沒想到不僅丟了面子,還在沈圖南的面前「丟了分」。所以往後,黃從勻必然會慢慢地不被沈圖南重用。
相反,魏若來能沉住氣,在不聲不響中給黃從勻這麼來一下子,既給了黃從勻一個反擊,又更加贏得了沈圖南的重用,簡直是一舉兩得。
要沒有黃從勻這麼來一下子,大家也許還不知道魏若來竟然身懷如此絕技。
所以說,魏若來能成功脫險自保,又正式成為沈圖南的秘書,他在夾縫中生存的幾招,堪稱經典教材。
魏若來身上的三大特點,才是他安身立命的「法寶」
雖說魏若來成功上岸,成為了沈圖南的秘書,當上了央行的正式員工。但其實他將面臨更多更大的挑戰。
最明顯的是,林樵松不會放過他。林樵松吃了啞巴虧,而李晟達又死於非命。所以他怎麼可能會輕易放過魏若來?
這是魏若來正式入職央行後,將要面臨的第一道「鬼門關」。
第二道「鬼門關」,是沈圖南在觸犯到高層深層次利益後,在鬥爭中被牽連的問題。
而面對這些問題,魏若來身上的三大特點,才是他安身立命的「法寶」。
第一大特點,做事老成。魏若來雖然年輕,但他其實還算是一個做事非常成熟的人。比如李晟達忽悠他說他就是魏若川的接頭人。然而魏若來其實並沒有完全信任李晟達,而是通過試驗,終究發現李晟達是林樵松的「線人」。
要不是魏若來這麼一試,沒有看清李晟達的真實面目,那麼他就成了李晟達的「替死鬼」。
第二大特點,有很強的洞察力。魏若來之前就是聽了「爺叔」的話,認真揣摩沈圖南的意圖,最終發現了沈圖南鯤鵬計劃背後的真正目的。
而在他發現李晟達有問題後,又預判到假如他不提前「自首」,必將成李晟達的「替死鬼」這樣一個事實後,立馬採取必要手段,提前動手保全自己。
第三大特點,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韌勁。早先沈圖南拒絕他之後,雖說「爺叔」對他的提點很重要,然而假如他就此選擇放棄,那麼接下來他也不會有機會了。而恰恰是,魏若來不僅認真研究了沈圖南,還想方設法混進了沈圖南家,找機會成功遞話給了沈圖南,才獲得向沈圖南陳述的機會。
後來,魏若來在發現李晟達才是害死他哥的兇手後,即便阿文讓他把20根金條上交給林樵松,但他卻認定,他答應了他哥的事就一定要完成,找到真正的接頭人。
在那種年代和社會環境中,魏若來一諾千金,無論環境多如兇險仍然堅守初心,這種韌勁,將會為他往後的事業注入最強勁的活力。
這也是魏若來身上最好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