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年剛到,闔家團圓的日子,再也難以忍受煎熬的蔡小明終於拿起手機,向中央電視台撥去了電話。
這一年蔡小明剛滿37歲,來深圳打拚多年,家庭事業雙豐收,眼前的人生本已是一望無際的平坦大道。
他內心的感情,十多年來卻一直被一支筆和一本筆記本折磨著,悔恨不已。
可儘管如此,筆和本子都是他最珍貴的寶貝,無論如何更換工作住所,蔡小明始終不敢讓這兩件東西有半分玷污。
電話撥出一個月之後,一位女士從浙江寧波動身前往北京。
女士的名字叫做易彩虹,就是那筆和本子原本的主人,飛機向著北京一點點靠近,而彩虹的腦海中,回憶卻早已回到27年前,在江西宜春一所中學的那個夜晚。
教室里的哭聲
1990年的易彩虹,還是江西宜春市宜豐縣黃崗山墾殖場職工子弟學校的一名高二女生。
不過因為她家在黃崗山西邊十多公里之外的院前分場,易彩虹平常住在學校里。
春季開學不久的一個晚上,在教室上晚自習到9點多的易彩虹收拾好書本,準備回宿舍休息。
易彩虹宿舍前面的樓房,就是子弟學校的小學部。到這個時候,所有的教室早就空無一人,在夜色中通體漆黑,安靜得可怕的大樓可不是什麼好玩的地方。
誰知今天走在路上,易彩虹總覺得有些奇怪,在清冷的夜風中,總好像能聽見斷斷續續的哭泣聲。
易彩虹不由得停下腳步仔細分辨,這哭聲好像來自於一間小學教室,於是她挨個搜尋,最後在其中一間的門上輕輕敲了幾下。
教室里的哭聲立刻止住了,看來裡面果然有人,可奇怪的是門卻一直沒開。
心細如髮的易彩虹察覺到裡面的孩子肯定有什麼難言之隱,於是溫柔的輕敲門板,一直耐心地守在門外。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