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充斥著潮濕空氣和即將爆發的雷雨的下午,我家的小客廳變成了戰場。門外是那種典型的鄉村小道,泥濘不堪,而屋內的氣氛卻如同暴風雨前的壓抑。我的親生父母,多年未見,突然出現在我的門前,現在卻與我陷入了激烈的爭吵。
「你這是什麼態度?我們是你的親生父母!」我爸爸的聲音幾乎能將屋頂掀起,眼神里滿是憤怒和不可置信。
我緊握著手中的茶杯,儘量讓自己看起來平靜一些。「是的,親生的。」我的聲音平淡,卻在空氣中激起了更多的風波,「但您們把我送人的那天,就已經放棄了這個名分。」
我媽媽突然站起身,指著我鼻子就是一頓責罵,「你這是什麼話?我們當年那是沒辦法!現在好不容易找到你,你就這樣對我們?」
「沒辦法?」我重複她的話,聲音里滿是譏諷,「送走自己的女兒,就是沒辦法?」
他們似乎被我的反擊驚到了,但很快,我爸爸的聲音又高了起來,「那也是為了你好!現在你有出息了,難道就不能孝順你的親生父母?」
我深吸了一口氣,試圖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您們真的覺得,僅僅因為血緣關係,就自動擁有讓我養老的權利嗎?」我問我的父母。
我爸爸顯然不滿意我的提問,「當然!血濃於水,這是自古以來的道理。你現在有能力了,難道就不應該孝順父母嗎?」
我媽媽也跟著點頭,「是啊,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哪個不是養老送終的?我們把你生下來,你總得有點表示。」
我無奈地笑了,「生下來?您們把我生下來的第二天就決定送我走。這些年,是舅媽把我養大的。您們一分錢沒出,一天也沒養過我,現在憑什麼來要求我養老?」
我爸爸的臉色變得更加難看,「那也是你舅媽自願的!我們當時是為了你好,以為她能給你更好的生活。」
我幾乎是在嘲笑他們的自私,「為我好?抑或是為了您們自己好?您們重男輕女,把我這個女兒當成負擔,現在反倒拿所謂的『為我好』來說事?」
我媽媽似乎有些動搖,但仍舊固執,「那都是過去的事了。現在不同了,我們是你的親生父母,這個事實你改變不了。」
「事實?」我冷笑,「事實是,我對您們沒有任何感情。您們是我生物學上的父母,但舅媽才是我真正的家人。是她在我生病時照顧我,是她在我學習時鼓勵我,是她給了我家的溫暖。」
隨著對話的深入,衝突逐漸升級。我的父母開始使用更加激烈的言辭,試圖以道德的高度來要求我履行所謂的孝順。
「你忘了你的根是什麼了嗎?無論如何,我們給了你生命。」我爸爸的聲音變得更加尖銳。
「生命?」我反問,聲音中充滿了諷刺,「一個被視為負擔、一出生就被送人的生命?」
我媽媽看上去有些不知所措,她試圖換個角度,「你現在過得這麼好,難道就不能寬宏大量一點,原諒我們當年的無知嗎?」
「寬宏大量?」我幾乎是在咬牙切齒地說,「我對舅媽的感激和愛,您們永遠也不會理解。她給了我家的感覺,給了我愛,還有教育。這些年,您們給了我什麼?現在知道我有房有車,就想來分一杯羹?」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我們是你的父母!」我爸爸幾乎是吼出來的,臉上的肌肉因為憤怒而扭曲,「在法律上,你有養老的義務!」
我靜靜地看著他們,心中卻是波濤洶湧。「法律?如果法律能夠強制情感和親情,那世界上還會有孤兒嗎?」
看著我毫不妥協的態度,我父母的臉色變得更加難看。我知道,這場爭吵不可能有任何實質性的結果。他們無法理解我和舅媽之間的那份深厚的感情,就像我無法接受他們突然闖入我的生活,帶著所謂的親情要求來索取。
「我只能說,我欠舅媽的太多,但我不欠您們的。」我最終說道,聲音平靜但堅定,「我會按照我的方式去做善良的事,去回報社會,回報那些真正關心過我的人。至於您們的要求,我很抱歉,我無法滿足。」
這段對話像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雖無血肉橫飛,卻有心靈的撕裂。爭執最終以我的父母憤怒地離開而告終,但留下的,是更加沉重的沉默和對未來的深深憂慮。
在那場激烈的爭吵後,我的生活逐漸恢復了平靜。雖然親生父母的突然出現和無理要求給我帶來了短暫的混亂和情感上的掙扎,但這段經歷也讓我更加珍視與舅媽之間的那份深厚的親情,以及我自己的獨立和堅韌。
我沒有再次見到我的親生父母。他們的離開,雖然帶著不滿和憤怒,卻也像是給了我一個釋放的機會,讓我可以更加堅定地走自己的路,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去生活。
與此同時,我加倍地關心和照顧舅媽,因為在我心中,她是我的母親,是那個無條件愛我、支持我、教導我成長為一個有責任感和同情心人的人。我們之間的關係更加密切,每一次的相聚都充滿了溫馨和幸福。
我也開始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社區服務中,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這種行動不僅讓我感到內心的滿足,也是對舅媽教育的一種回饋——她總是教導我,要成為一個能夠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意識到,親情不僅僅是血緣的聯繫,更是心靈的契合和相互的理解與支持。我感激生命中的每一段經歷,無論是喜是悲,都讓我成長為了現在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