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喜劇屆的風向標,周星馳在圈內的名聲非常的大,甚至到了無人能及的地步。在霸屏的數十年間,他的作品在眾多觀眾的見證之下,逐漸的趨於成熟,拍出的電影也是越來越有內涵,完全擺脫了早些年無厘頭式的表演風格。
從1990年的《賭神》開始,周星馳的主角生涯正式的開啟,在1992年的香港年度十五大賣座影片中,周星馳一人就占了7個,並且包攬了前五名。這樣的成績何其的輝煌,哪一年也被稱為「周星馳年」。隨著自己越來越出名,周星馳也開始讓出一些主角的位置,開始了有意捧新人的舉動,給新人更多的機會,也是作為前輩的星爺應該做的事情。
在周星馳力捧為數不多的演員中,造就了2位明星影帝,在和王晶合作的《千王之王2000》中,為張家輝站臺,這也是王晶想捧紅的第二個周星馳,不過結果卻沒有預期的好,而張家輝也明白了自己並不適合喜劇的角色,後來轉型一舉成為影帝。在《玻璃樽》中周星馳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分鐘的鏡頭,這部電影的主演則是梁朝偉。包括後來的徐嬌也是這樣,憑借著《長江七號》,徐嬌至今還在依靠著當年的資本,在娛樂圈中混的也不錯。
唯獨當年的葛民輝卻在周星馳的力捧之下,最後無疾而終。當時為了要捧紅葛民輝,周星馳先後當了他2次配角,換來的卻是他短暫的人氣,隨後沒有多久,葛民輝便銷聲匿跡了,枉費了星爺如此大力的扶持,實在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