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年沈祥福帶隊的第一個賽季,雖然球隊進球數達到了46個,僅次於大連實德、山東魯能和天津康師傅。但失球數也多達32個,是前八名球隊里最多的。
顯然,進攻雖然痛快了,但防守卻拖了「後腿」,國安也成為了幾支傳統強隊里失球最多的球隊,聯賽排名也只獲得了第六。
2006賽季,沈祥福志在打造一支更有競爭力的國安隊,首先就從防守方面做出了重大「改革」。而在這次「改革」中,有兩個變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是:球隊再次重新引進外援中後衛。阿根廷中衛穆薩的加盟,提升了球隊的防守質量和防高空球的能力。
二是:將之前幾個賽季一直在鋒線上有不錯表現的徐雲龍,大膽回撤到防線改造成為中後衛。這個決定,也讓國安在未來受益多年。
隨著徐雲龍和穆薩漸入佳境的表現,以及還有楊璞、張帥和周挺這些實力派球員,再加上沈祥福為球隊量身定製的防守戰術,讓國安後防線有了很大改觀。
2006賽季的中超聯賽,以防守為重點的國安隊只失16球,成為全中超失球最少的球隊,並最終獲得了聯賽第三名的不錯成績。
這也是球隊繼2002年之後,時隔三個賽季再次重返三甲行列。
不過在這一年當中,一些球迷和媒體對於進攻與場面的質疑聲,時不常的就會出現。
質疑的無非就是,進球數太少,場面不夠精彩,甚至說是一種悲哀。
客觀來說,這個賽季的聯賽進球數確實很少,只有27個球。國安隊在總共的28場聯賽中,有9場比賽無進球,有14場比賽只進了1球。
無進球和只進1球的比賽多達23場。也可以說,本賽季北京國安憑藉著「1比0」主義的思想重返三甲。
2006賽季結束後,沈祥福針對曾經的一些質疑,在面對媒體採訪時也並未遮掩什麼。
他首先感謝了球員們對他戰術思想的執行,也解釋了打法相比上賽季發生較大變化,是基於人員組成決定的。
並認為最終獲得聯賽第三名,是堅持防守戰術的結果。
對於進攻乏力和放棄攻式足球,沈祥福表示:「他與球迷和媒體一樣,也對進攻不滿意」。
並向大家解釋:「中超競爭殘酷,不能只要好看,還要保證生存下去,沒生存空間,還談什麼發展」。
沈祥福執教球隊時期,雖然沒拿過任何冠軍,但他兩度在球隊低谷時接過教鞭,並幫助球隊走出困境,應該可以配得上國安的功勳主教練吧。
現在的北京國安,與2006賽季的北京國安很相似,都是防守見起色,進攻顯沉悶。你要說蘇亞雷斯的執教水平還不如沈祥福,那應該還不至於。
從球隊在2006賽季的經歷來看,希望蘇亞雷斯能從中借鑑點什麼,能不能把之前沈祥福執教時的短板進行一些優化?
而球迷和媒體,又該如何以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
是和十八年前一樣不斷地質疑一個賽季?還是冷靜地思考,先靜觀其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