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吧媳婦,我媽腰不疼了,不用睡主臥大床了」「你們過吧」

2022-04-23

「回家吧媳婦,我媽腰不疼了,不用睡主臥大床了」「你們過吧」

01

八卦是人的天性,畢竟人也屬於群居動物,平時沒事一起聊聊家常也是人之常情。

可很多人不僅是喜歡八卦,還喜歡幫別人出主意,尤其是喜歡用自己的經驗之談來告訴別人怎麼做事情,說的還頭頭是道。

如果我們理智一點,自然是會隨便聽聽這些話,把它等同於茶餘飯後的一些八卦,過去了也就忘記了。

可如果正當我們因為什麼事情犯愁的時候,有人給我們出出主意,那不管這個主意如何,都容易讓人有試一試的衝動。

不過別人的經驗畢竟是別人發生的事情,人各不同,這處事方式,差別也大了去了。

02

小月和丈夫是朋友介紹認識的,雖說丈夫沒什麼本事,但為人人敦厚老實,這點小月還是很滿意的。

和丈夫結婚小月也不圖丈夫飛黃騰達,只是看中了丈夫對她好,畢竟公公很早就去世了,丈夫和婆婆相依為命,也沒什麼家產。

小月結婚前也想的很好,以後嫁進門兒一定會對婆婆好,畢竟這麼多年也不容易,老了也該享享福了。

可不是什麼事情都會按照小月的想法發生,婆婆更是個不可控因素

小月的婆婆是個沒什麼主見的老人,平時總是和其他老人一起逛街乘涼,聽慣了別人說兒媳婦兒怎麼怎麼不好,怎麼怎麼有心眼兒。

兒子結婚本來是件喜事兒,可卻愁壞了婆婆,現在也不同以前,婆婆就是天,現在兒媳婦兒一個比一個厲害,這小月嫁進來不得欺負她啊。

這剛一籌莫展呢,出主意的來了,鄰居們知道了婆婆的顧慮,紛紛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大致都是如果不先治住兒媳婦兒,以後吃虧的就是自己,而且一定得讓兒子向著自己,要不然是鬥不過兒媳婦兒的。

小月的婆婆本來就是個耳根子軟的人,被鄰居一鼓動,立馬動了心思,當天晚上回去,就和兒子說買菜太累了,做不了飯了,讓小月去做飯。

小月這才嫁進門兩天,昨天婆婆還對自己好的不行,這突然態度大轉變,小月也沒多想,覺得可能婆婆就是累了,做飯就做飯吧。

可連著好幾天,婆婆都是這個理由,這讓小月不得不懷疑婆婆是故意的。

還沒來得及和丈夫說明緣由,婆婆先演起了苦肉計,說自己住在小臥室,沒有陽光,這腰疼的厲害,怕不是著涼了。

這話一出,傻子都聽得出來婆婆是想和他們換屋住,可那屋子是自己精心布置的啊,還沒住幾天就讓給婆婆,小月心有不甘,何況她心裡清楚:婆婆根本就沒毛病。

可小月的丈夫就是那個傻子,一聽母親不舒服,立馬同意了換房間,真是,不怕虎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小月也不是好惹的主,因為這事兒小月不開心了,好幾天都不做飯,自己點外賣吃,婆婆和丈夫愛吃啥吃啥去,終於忍了兩天忍不住了,婆婆又開始做飯。

這事兒雖然看起來是小月贏了,可小月的丈夫卻在心裡給小月記了一筆,這媳婦兒,剛結婚就這麼欺負自己的母親,不管著點兒以後不得上天啊。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自那時候起,小月的丈夫也開始對小月陰陽怪氣,處處挑小月的刺兒,凡是小月和婆婆有矛盾,不管誰的問題,都是小月的錯。

起初小月還覺得丈夫是工作壓力太大,對誰都沒好氣,可慢慢的她發現,丈夫根本就是針對她一個人。

小月自然是不能忍的,丈夫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肯定是和婆婆有關係,可她就是想不明白,婆婆為什麼就看她不順眼。

心裡有事兒就得說,這是小月一慣的風格,所以她也沒和婆婆拐彎抹角,就問婆婆自己是怎麼得罪她了?看著她和丈夫不幸福婆婆是特別開心嗎?

小月是有一說一的性格,可婆婆不是,不管小月怎麼問,婆婆都不承認自己針對小月,反而是小月因為讓出了臥室大床耿耿於懷,一直找她的麻煩。

你來我往,誰說誰有理,小月氣不過,推了婆婆一把,這一推不要緊,剛好被回來的丈夫看見了,以為小月在打婆婆,上去就給了小月一巴掌。

也是這一巴掌,徹底打碎了這段婚姻。當天晚上,小月收拾行李,回了娘家。

看到兒媳婦兒動真格的了,小月的婆婆才知道事情有多嚴重,立馬讓兒子去追小月,兒子也在氣頭上,根本就不聽,婆婆沒辦法了,才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她確實沒有病,也沒有哪裡不舒服,都是因為不想讓小月在這個家隻手遮天,才裝作自己有病的。

小月的丈夫才醒悟過來,以前小月和他說母親都是裝的,他還覺得小月是不想照顧母親給自己找藉口,原來一直是自己錯怪了小月,讓她受委屈了。

第二天一早,小月的丈夫就來到小月娘家,求得小月的原諒:"媳婦兒,我知道錯了,咱回家吧,我媽也不腰疼了,不用睡主臥了,你也別生氣了。"

得到的卻是小月的離婚協議:"你更適合和你媽一起過。"

這場婚姻僅僅維持了三個月,雖然小月的丈夫並沒有同意離婚,但想要喚回小月的心,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03

很多時候,我們寧願願意相信外人的話,去對付親近的人,也不願意相信親近的人是真心對我們。

第一:聰明的老人,都不會輕信「外人」的「建議」。

在日常中,我們難免會和親戚朋友抱怨一下自己的親人,這種抱怨大多都是發發牢騷,我們需要的只是一個傾聽者,這些傾聽者大多都願意給些建議,但是對是錯的,還是要我們自己去判斷。

雖說大多數時候我們是理智的,但被勸說的多了,自然也就容易把這些事情放在心裡,甚至真的因為一些玩笑話去試探自己的親人。

就像上文中小月的婆婆,並不了解小月,也沒有真的的受到過小月的"欺負",她所說的不過只是自己想的,她害怕小月會對她不好,害怕以後兒子聽了兒媳婦兒的話會不管她,因為自己害怕,所以更容易相信別人的話。

尤其是在鄰居講述了自己的遭遇,又說了自己是怎麼挽回地位的,這讓小月的婆婆更加相信鄰居的做法是對的,以至於自己也想復刻鄰居的行為,只為了保住自己的家庭地位。

可事實呢,小月本來就沒打算對婆婆不好,反而是婆婆一直作妖,讓小月心生芥蒂,才有了小月對婆婆不好,婆婆更要採取一些方法治一治小月,這樣的惡性循環。


相关文章

  • 不惜賣掉7棟房!佛心嬤「10元便當50年不漲」欠錢照樣開,拾荒補菜錢「只為讓窮人吃飽」
  • 婚車迎上喪葬車狹路相逢「互不讓道」,新娘見狀下車一個舉動驚呆眾人:大事不妙
  • 中1億頭獎!烤魷魚老闆嗨到「砸店」客人全傻眼!夜市證實了
  • 「90度鞠躬賣玉蘭花」婆婆烈日下被十幾台車拒絕!他心疼掏100元買,下秒景象超衝擊
  • 國中生「撿到30萬交還失主」堅持不收回禮!4個月後全校師生都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