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子和女兒同歲,婆婆讓全職兒媳順帶照顧,照顧一月後得罪全婆家
作家邦達列夫曾經說過: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於缺乏邊界感。
因為缺乏邊界感,所以明明自己只是本分地拒絕了不合理過分的要求,卻被認為是小心眼,從而得罪了婆家人。
作家畢淑敏也曾說:拒絕就是一種權利,你那麼好說話,又有誰能體諒你?
其實,也正因為你太好說話,所以你的拒絕在別人看來,只不過是提要求的藉口罷了。
01、婆婆不伺候月子不帶孩子,兒媳全職
別人家的婆婆,不知道有多麼稀罕孫子孫女。可輪到曉雯的婆婆,卻只會一味躲避,不肯伺候月子,也不肯帶孩子。
曉雯生下女兒的時候,看到婆婆厭惡不喜的目光,她的心裡咯噔了一下,有了不好的語感。果不其然,等她從醫院回到家,婆婆才照顧了三天,就藉口弟媳婦也快要臨產,身邊不能少人,她得回去守著。
而當弟媳婦生下個兒子後,愁眉苦臉的婆婆,卻樂開了花,逢人便夸自己有了大孫子。而對比小侄子早出生半個月的孫女,卻不聞不問,不管不顧。
娘家父母伺候完了月子,就回了自己家。產假快要休完之前,曉雯求助婆婆來幫忙帶孩子,可婆婆卻不願意,說她沒空,要照顧大孫子呢,誰生的女兒誰照顧。
曉雯被氣得眼淚在眼眶裡打轉,無奈之下,只好辭掉很有前途的工作,回家專職帶孩子。每每別人看到曉雯年紀輕輕就在家裡帶孩子,浪費光陰,都不由得替她可惜。
可只有曉雯自己才明白,這樣也好,婆婆不曾對自己施過恩,以後自己也沒有義務給她養老。婆媳之間,互不相欠。
02、婆婆讓全職大兒媳順帶照顧侄子,大兒媳:一個月3000
在女兒2歲的時候,婆婆身體突然不舒服,弟媳婦又忙著上班,不願意請假扣錢。於是,婆婆就想了個妙招,把同是2歲的侄子,也丟給曉雯照看。
婆婆還可憐巴巴地說,自己先休養一段時間,等身體休養好了,就馬上接走孩子。心軟善良的曉雯,不得不同意了下來。結果,直到婆婆病好了,卻一直不來接孩子。
弟媳婦也只是偶爾來看看孩子,逗弄一下,然後對曉雯說一些客套感謝的話,然後就走了。照顧了一個月之後,曉雯再也忍無可忍了。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