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沒有AA制的說法,廖春梅是後來才明白,這不就是結婚後還實行AA制嗎?結婚後,夫妻本來應該是一體的,陳健這種做法,太不厚道,太算計了。廖春梅想過離婚,但她不捨得肚子裡的孩子,更不好意思和娘家提及離婚。
本來就有一點重男輕女的父母,能接受沒有彩禮,還給自己準備了一些嫁妝,已經很不容易了。當初自己不惜未婚先孕也要嫁的人,現在又說要離婚,丟人的事情,讓娘家父母經歷兩次。廖春梅想想就知道,自己肯定會被謾罵。她只能咬牙隱忍了,就用娘家帶過來的嫁妝,當自己的生活費用,撐到了孩子出生。
說實在話,如果僅僅是這樣,可能廖春梅後面也不會對婆婆這麼冷漠。但她生了女兒,月子裡不僅沒有得到婆婆的照顧,反而是各種刁難。更別提在生產當天,她聽到婆婆說了無數次無論如何要先保住孩子的話。要不是廖春梅後來順利生產了,她都不敢想像,這要是難產的話,自己還有沒有命撫養孩子。
這件事情之後,廖春梅對婆婆就徹底冷漠了,而陳健也在這個時候,補上了關鍵的一步,扯斷了兩人僅剩的情分。陳健在老丈人生病後,忽然覺得自己和妻子僅僅在家庭生活開銷上分開,自己吃虧了。
因為自己只有一個老母親需要照顧,而廖春梅不僅雙親健在,還有一個弟弟。所以,陳健在兩人的協議上,加上了各自親朋好友一切交際開銷,均各自負責各自的一方。陳健可能做夢都沒有想到,他當初為了拿捏廖春梅,每個月兩人的開銷都列出明細以及雙方簽字的這些帳本,會讓他在最後離婚的時候,動不了廖春梅的積蓄。
廖春梅是在孩子三個月的時候,就趕緊出去上班的,因為她手裡沒有錢了。她清楚自己瞎了眼找的老公,是不會「養著」她和孩子的。她厚著臉皮把孩子丟給娘家父母照顧,然後從工資中拿出一部分幫襯弟弟,以換取弟弟和弟媳婦,對她把孩子丟給娘家這件事情的默許。
就這樣,廖春梅和陳健,把婚姻過成了真正的「相敬如賓」,兩人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時光如梭,很快兩人就到了退休的年齡,女兒也長大成人了。廖春梅因為一直很努力,就像婆婆當初調侃的,做人只能靠自己一樣。所以她現在不僅退休工資比較高,還有不少積蓄,生活很愜意。
反觀陳健這個人,對妻子和自己的親生女兒處處算計,但在工作上,卻被別人算計。所以混了一輩子,兜里沒幾個錢不說,退休工資也沒多少。老母親又是一身毛病,陳健不能不管,所以日子很緊張。本來僅僅是這樣,他倒也還能撐住,但老母親摔了一跤,偏癱了之後,他撐不住了。
這個時候,他想到了妻子,不僅希望妻子來照顧婆婆,更和妻子說她的錢算是夫妻共同財產,需要拿出來給婆婆治病。廖春梅沒有和陳健吵架,她只是偷偷收拾好自己的衣服,帶上這麼多年以來,有著雙方簽字的帳本,在婆婆出院這一天「離家出走」了。
陳健回到家,看著妻子沒了人影,傻眼了。在女兒口中得知妻子居然去旅遊了,他更是氣急敗壞。他本以為前幾天自己提出來的要求,妻子沒有拒絕,就算是答應。誰知道被他一輩子都瞧不起的妻子,居然給他來了這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