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4 11:22 來源:俊吉娛樂
新版《紅樓夢》導演李少紅談及楊洋,
難掩厭惡與無奈,
直言:「我不評價他了,我覺得我不想評價他」
對於演員紅了就離開,李少紅一直看得很開
「很多東西不是一成不變的,
不可能有永遠不散的宴席。
我覺得離開是必然的,
說明他從家走向社會了。
你讓他走向社會,
能給予他什麼樣的幫助,
不是金錢上的,也不是機遇上的,
而是他自身的能力。」
為何獨獨總抓著楊洋不放,
多次痛批他是白眼狼,甚至在社交平台公開對方黑料。
從「軍藝校草」前途光明,
到和老東家打官司,被責罵「白眼狼」,
如今成為「頂流」,多次被央媒稱讚,
他經歷了什麼
01
1991年,楊洋在上海出生,祖籍安徽。
父母年輕時離開家鄉,在上海闖蕩,
爸爸經營建築設備,
媽媽以照顧小楊洋為生活重心。
他遺傳了爸爸媽媽的高顏值,
在幼兒園十分受小朋友歡迎。
但他不像別的小朋友,喜歡到處跑跑跳跳,
一放學他急忙就拽著媽媽回家,
打開電視看各種藝術表演,
綠油油的軍裝印在他的眼裡,流進了他的心裡,
埋下了一顆渴望的種子。
小小一隻聚精會神的模樣逗笑了媽媽。
媽媽不想他總是孤孤單單的,
乾脆直接送他去學舞蹈,交一些志同道合的小夥伴。
就這樣,
6歲的小楊洋進入了舞蹈的美妙世界,
他對舞蹈的認真和天賦打動了老師潘華棟,對他更加盡心盡責。
為了給他打好基礎,反覆練習基本功,
嚴苛到每次壓腿的角度都要和前一天的一致。
他也沒有辜負導師的厚待,
在同齡人肆意玩耍的時候,他整日待在練功房裡,
日復一日,枯燥的練功沒有擊退他的熱愛,反而樂在其中。
時間匆匆過去,
小楊洋跟著潘華棟學了六年,
夯實基礎的同時,拓寬了他的視野,
悟性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好。
已經很得老師的風采和神韻,
經常外出比賽,拿了不少獎項。
多年風雨無阻地堅持讓他成為了「別人家的孩子」。
鄰居見到父母就不停地誇讚,
楊爸楊媽有眼光,可以給兒子發揮空間,獨占鰲頭。」
媽媽顧不上高興,
他馬上小學畢業,
還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多年精力在舞蹈上,
文化課成績十分一般,
而且外地人只能在上海讀到初中畢業。
媽媽想讓他上海舞蹈學院學芭蕾,
潘華棟則是建議他去考解放軍藝術學院。
兩人各有各的道理,
可他還是對老師的建議忍不住興奮起來,
原來潘老師早就看出了他心裡的小盤算,
他經常看著文工團演出的碟片發獃,自以為藏得很好,
其實都被老師看在眼裡,幫他做好了打算。
兩所學校楊洋都通過了考核,
最終他選擇穿上那身綠油油的軍裝,
圓了自己的夢想。
媽媽雖然擔心他離家太遠、軍隊太苦,
但看著兒子眼中閃爍著的光芒,
只好放手,讓他自己去闖。
2003年,
楊洋進入了中國解放軍藝術學院舞蹈系就讀,
也正式入伍,成了一名軍人。
軍藝是全封閉式的教育,
一周只能出校一次,
見一次父母要等一個月。
除了上課就是練舞,
不能打遊戲也不能上網,
更別提有其他什麼不良的興趣愛好。
軍藝的苦,也造就了他很純粹的心。
剛進學校時,楊洋連襪子都沒洗過,
他偷偷找同寢室的戰友補習生活常識,
直到央視來部隊拍攝兒童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