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電子產品已經越來越高科技了,可以說當下的社會,幾乎每個人手裡都有一架專屬自己的手機,哪怕是1歲多的孩子,玩起電子產品也是相當的溜,但是關於這個現象,過早的接觸手機,對於未成年的孩子們來說,是一件好事還是一件壞事呢?
「如果不讓我玩手機,我就死」
根據美國的一項研究調查,全世界青少年由於使用手機而遭受自殘行為的可能性增加了31%,這可謂令人震驚!就像前一段時間一樣,我聽到了一位醫生朋友的真實案例,聽完之後真的很不可思議。
他從一個朋友那裡得知,那天他在急診室工作時,做父親突然沖了進來,兒子背在背上,男孩的母親用毛巾將傷口緊緊地塞在兒子的手腕上。當他去看醫生時,男孩的父親立即抓住醫生的袖子說:「請救救我的兒子,付出多少金錢我都願意!」
幸運的是,儘管傷口看起來很深,但尚未穿透橈動脈,並且內部沒有生命危險。父親說,如果他知道兒子會自殘,他就不會對兒子做出這些行為了。
那個男孩那天坐在沙發上玩遊戲,直到十一點才結束。但是第二天在學校考試,所以父親發脾氣並催促他幾次,但兒子卻不理他。憤怒的是,父親將兒子的手機鎖在了儲物櫃中,但兒子一再要求退回手機,作為父親的人仍然不同意。
結果,兒子說:「如果你不把手機給我,我現在就死給你看,信不信由你」,起初,爸爸因為兒子的這一席話而感到憤怒,當下打了他的兒子一巴掌。他認為這不會真的傷害他的兒子。兒子生氣跑到廚房拿出了水果刀,站在父親面前,大力刺穿了手腕。
所以,在急診室里有這個場景。看著病房裡紅眼睛的父母,然後看著男孩冷冷地在床上看著,這位朋友狠狠地說:「父母要撫養你並不容易。手機真的那麼有趣嗎?是值得你用生命來跟你一輩子的父母做對抗嗎?快點醒來吧,孩子,別傷了父母的心!」
孩子如此的沉迷於玩手機,無法擺脫父母的行為
一、父母沒時間陪伴孩子
當代青少年喜歡玩手機的最根本原因是因為他們的父母太懶了!大多數時候,父母回家時總是感到太累,沒有精力去應對孩子的惡作劇,因此他們把手機丟給孩子進行自我娛樂,從而使孩子養成玩遊戲的不良習慣。
讓我問一下,如果父母可以花更多的時間陪孩子親子互動或者多看書,那麼孩子如何沉迷於手機的虛擬世界呢?
二、父母沒做好榜樣
社會上的人們無論走到哪裡都可以基本看到「低頭族的人」,例如在公共汽車,地鐵上,甚至當他們走路時,也會有人專心地盯著他們的手機。
三、不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玩手機應該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基本操作,但是作為父母,孩子可以玩手機,但是需要控制的是時間。許多孩子在看動漫時會忘記時間,甚至在父母拒絕看動畫片時會哭泣並發出很多聲音。這些是父母不注意規模造成的危害。
孩子最好幾歲接觸手機比較好?
給孩子買手機是一個不可抗拒的趨勢因素,但是父母可以控制的是手機的使用時間。如果說孩子買手機太早了,雖然父母解放的時間可能長一些,但是孩子容易養成玩手機的壞習慣,也會在某種程度上損害視力和學習能力。
因此,一些教育者說,孩子擁有手機的最佳時間不是10或15歲,而是13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具有基本的自我控制和計劃能力,父母的威懾作用比較強,因此可以控制自己的手機時間。
結論:對於孩子過早玩手機這件事,相信做父母的如今都還是很困擾,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指導教育,首先做父母的要做好榜樣,如果父母榜樣沒做好,那麼孩子怎麼會聽信於你呢?其次多陪陪孩子聊聊天,做親子活動等,不要讓孩子覺得孤僻,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為傲作為榜樣學習,孩子在今後才會更加獨立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