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過一句話:子女跟父母的緣分分為兩種,一種是來報恩的,一種是來討債的。
有些子女乖巧,懂事聽話孝順,是父母的開心果,能擔負得起父母的養老問題。但有些子女叛逆,一事無成,還反過來啃老。可偏偏有些時候,父母卻往往更為寵愛一事無成的子女,因為誰弱誰有理。
《知否》有一句台詞:兒女眾多的人家,父母最要一碗水端平,才能家宅平靜。可越是兒女眾多,父母卻越會偏心,做不到一碗水端平。
01、娘家弟弟結婚,丈夫隨禮2萬
曉琴和丈夫是自由戀愛的,談了五年才結婚,因此夫妻的感情特別深。雖然雙方父母一直阻攔婚事,可夫妻倆卻一直不捨得分手,最終不顧父母的反對,匆忙結婚了。
結婚時,婆家不待見曉琴,不但婚房沒準備,連彩禮也只是象徵性地給一萬。看著一萬塊錢,曉琴委屈萬分,眼淚一直往下掉。好強的曉琴,後來沒要這一萬塊錢,反而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給丈夫創業。
在曉琴父母的幫助下,丈夫的事業慢慢上了正軌。短短几年,賺了不少錢。丈夫覺得虧欠曉琴,在賺了錢之後,第一時間就買房買車,房產證也只寫了曉琴一個人的名字。
正因為丈夫的捨得,丈夫後來每月準時給公婆兩千生活費,曉琴都不曾阻攔過。因為她也懂得,父母再如何不是,子女都不能嫌棄。
也因為曉琴的賢惠善良,娘家弟弟結婚的時候,丈夫一口氣就拿出了2萬塊錢的隨禮。看到這筆錢,父母笑開了花,親朋好友也直夸曉琴丈夫出手大方,對娘家好。
丈夫的出手大方,確實很是給曉琴大大長了臉面。就連一向不看好丈夫的父母,也對丈夫的態度有所改變。
02、弟弟結婚妻子給3千,看到婚房丈夫臉面丟盡
丈夫懂得在人前人後維護她的面子,曉琴自然也懂得維護丈夫的面子。可唯獨小叔子結婚時,曉琴卻選擇了自暴自棄,只給了小叔子3千塊錢的隨禮。
丈夫很生氣,認為曉琴是故意在自己父母和弟弟面前落他的面子,讓他在親朋好友面前丟盡臉面。丈夫極力勸她兩家弟弟都是家人,應該一視同仁,也要隨禮2萬。
可這次,賢惠的曉琴,說什麼都不同意,堅持只給3000塊錢,還說要不是看在丈夫的面子上,她連3000塊錢都不願意給呢,這已經是她最大的讓步了。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