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孩子已經上初中了,用不著幫忙」「可我養老需要人啊」

2022-04-25     言諾     9119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兩家人就這樣生活了整整十多年之後,直到劉恬的孩子已經上了初中,婆婆才打電話過來說想要來幫劉恬帶孩子。

劉恬和鄭洋敏銳的察覺到婆婆這是終於在小兒媳的磋磨之下呆不下去了,但是劉恬也不是那種可以被別人當做後路的人,畢竟當年婆婆的說法和做法還歷歷在目,所以劉恬一定要讓婆婆真的明白她的錯誤。

「婆婆,孩子已經上初中了,用不著幫忙。」

「可是兒媳啊,我養老需要人啊,我現在是真的後悔了,你才是真的好兒媳,你小叔子那個媳婦根本就不拿我當人看,媽是真的知道錯了,你就原諒我吧。」婆婆的語氣里充滿了後悔和愧疚,而劉恬要的也就是婆婆這樣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婆婆來了之後又對自己橫眉冷對。

「婆婆,孩子已經上初中了,用不著幫忙」「可我養老需要人啊」

而劉恬想的也沒錯,因為中間出了一點波折,所以等婆婆終於來到家裡的時候,婆婆整個人都呈現出一種感激的態度,也是盡心盡力去幫劉恬的忙,而劉恬也才能真正的真心的去孝順婆婆。

很多的公婆在兒子結婚之後,總是想把兒子和兒媳拘在自己身邊,覺得這樣一方面自己可以幫助到兒子和兒媳,另一方面也可以真正的防著兒媳,不讓兒媳攛掇著自己兒子去做一些事情。可是年輕人總是會有自己的一些想法的,長輩的所謂經驗,有時對於他們來說可能只是一種累贅。

而在這樣的思想矛盾的碰撞之下,兩代人自然就會產生一些不可調節的矛盾,而大部分長輩又是十分倔強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寧願選擇和兒媳翻臉,也不願意選擇去理解她們一下。就像劉恬和她的婆婆一樣,當初劉恬要出去發展,也是被婆婆極力反對。

但實際上年輕人和長輩之間或許可以有另外一種更好的相處方式,那就是長輩不要過多的去干涉年輕人的選擇和私生活,年輕人也不要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為長輩考慮。稍微尊重一下對方,給對方一些空間,或許對兩方的人都好,也能讓雙方相處的更和睦一些。

今日話題

你覺得劉恬做的對嗎?

歡迎留言,談談你的看法。